打开APP
×
市值超200亿港元!常熟国资携手曹德旺妹妹收获一个IPO |IPO直通车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2025-04-14 星期一
原创
①今日,正力新能登陆港交所,发稿时市值为209亿港元。创始人之一曹芳,是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妹妹,IPO时曹芳与陈继程通过管理层股东合计持股48.56%。
②发展中,常熟国资是其重要投资人。随着正力新能的上市,常熟国资也迎来一个IPO。
创投日报
关注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科创板日报》4月14日讯(记者 陈美)今日,作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三股,正力新能(HK.03677)正式登陆港交所。

盘面上,正力新能高开震荡。截至发稿时,股价为8.35港元,较8.27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不足1%。

披露显示,招股时江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合伙)、苏州高端装备基金、常熟市东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三大国资为基石投资人,认购了正力新能7509.15万股,占1.215亿股总发售股数的61%

按当前股价计算,三大国资认购的股份对应价值达到6.27亿港元。

早期遭遇宁德时代专利诉讼

正力新能因其创始人身份受到关注。根据披露,正力新能的创始人之一是曹芳,其是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妹妹。

在创立正力新能之前,曹芳于39岁加入福耀玻璃,从最初的销售基层岗位做起,2014年4月因个人年龄原因离职,职位是副总经理。离职后,曹芳瞄准新能源汽车电池赛道,与福耀玻璃的元老级人物陈继程共同创立了正力投资,专注于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投资。

2019 年2 月,正力投资斥资1.6 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厂商江苏塔菲尔。同时,双方合资成立正力新能。股权穿透显示,曹芳和陈继程持股的正力投资,占正力新能70%的股份;江苏塔菲尔持股30%。这家新公司主要负责塔菲尔的产能扩张,由曹芳出任公司董事长。

作为另一出资方,江苏塔菲尔来头不小。创始人龙绘锦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材料合成与电解液界面的研究工作

2011年,龙绘锦入职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电动汽车电芯工程部,彼时ATL的总裁兼CEO是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

2011年底,曾毓群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打包剥离,创立宁德时代;龙绘锦则在3年后和一批同样从ATL出走的员工创立了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即为江苏塔菲尔前身。

在创业的第五个年头,龙绘锦遭遇了宁德时代的诉讼。2020年1月后者以江苏塔菲尔侵犯动力电池防爆技术专利为由,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索赔1.2亿元。

2021年8月最终出炉的判决结果显示,江苏塔菲尔在这场诉讼中败诉,赔偿宁德时代2297.93万元的经济损失,并停止相关侵权行为。

股权大挪腾,曹德旺妹妹资本运作术

另一边厢,参与投资并深度介入江苏塔菲尔运营的正力投资,开启了一系列的资本挪腾术,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动力电池“玩家”。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5月正力投资将其持有的正力新能70%股权转让予江苏塔菲尔,代价为2.38亿元。转让完成后,正力新能成为江苏塔菲尔的全资子公司。

2021年12月28日,江苏塔菲尔当时的全体股东按其所持江苏塔菲尔的股权比例收购江苏塔菲尔于正力新能的100%股权,总代价为25.38亿元。此番操作的直接结果是,交易完成后,正力新能的股权不再由江苏塔菲尔持有,而是直接由江苏塔菲尔的全体股东按比例持有。

紧接着,2022年2月,正力新能开始收购江苏塔菲尔的业务及相关资产,作价18.55亿元。收购完成后,江苏塔菲尔保留除保修索赔拨备外的所有负债,并不再开展任何业务营运。

自此,正力新能在这一整合中的“身份”,从“全资子公司”一举跃升为江苏塔菲尔业务及资产的“持有人”。

对于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一位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重组行为可能是为了将江苏塔菲尔的业务剥离出来,尽可能在法律上与江苏塔菲尔的专利侵权案件划清界限,降低诉讼对核心锂电池业务的影响。”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川平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业务层面上看,如果被整合公司存在专利侵权的问题,那么目标资产存在权利瑕疵。“一方面,侵权的专利可能会被限制使用或者禁用,相应的业务资产价值会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成为负资产;另一方面,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等,也可能会对与存在专利侵权问题的公司有业务往来产生担忧,从而影响子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商业合作关系,进而对其业务发展造成阻碍。“

与此同时,在正力新能“掌控”江苏塔菲尔之后,曹芳还通过控股的正力投资收购了苏州正力新能源。苏州正力新能源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设计和生产的企业,早期由蔚来汽车等参与投资。

股权变更显示,2022年2月,持股35%的蔚然南京退股苏州正力新能源,由正力投资接棒。再加上本身持有的65%,正力投资实现对苏州正力新能源的全资控制。

在全资控股后,正力投资又立马将苏州正力新能源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正力新能,转让价格为3.07亿元。

操作的背后,上述投资人认为,操盘者曹芳有清晰的布局和战略考量。“在江苏塔菲尔陷入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困境时,通过一系列股权腾挪,巧妙地将核心业务转移至正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潜在风险。而收购苏州正力新能源,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利用其原有的客户资源和技术积累,与正力新能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天使投资人常熟国资迎来一个IPO

然而,曹芳竭尽全力保住“核心业务”之时,正力新能的业绩并没有快速发展,反而经历波动。

装机量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 年,正力新能按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九。而在2025 年2月,正力新能排名跌至第12,当月装机量为 0.30GWh,市占率为 0.87%。

招股书显示,两次递表的正力新能源,2021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和51.30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和0.91亿元。

“业绩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众多企业的涌入,使得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谈到。

但即便如此,在2022年亏损金额高达17.2亿元之时,正力新能还是得到了江苏常熟等一众国资和投资机构的加持。

2022年2月整合完毕的正力新能,在2022年7月完成A轮融资,该轮融资获得了海松资本、中金上汽新兴产业基金及多家地方国资的联合注资,金额达到24亿元,将公司估值推高至144亿元。

其中,地方国资包括常熟国资东南投控、东南产投及东南新能,建发产投,中信旗下聚信西海,兴证投资管理,厦门国贸等。

作为首轮投资人之一的,江苏常熟旗下三只国资基金的出手,也让正力新能的产能落地于此。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上,《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江苏常熟高新区是较早布局的区域。辖区内集聚了新中源、科力美、正力新能、太普等电池企业,构建了用于混动车、纯电动车、二轮电动车、储能等领域的较为丰富的电池产品线。

2023年,江苏常熟印发相关方案,以正力新能为牵头单位,联合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整合新材料产业园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聚焦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等领域,打造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提升产业创新集群核心竞争力。

2024年,正力新能完成B轮融资,常熟国资再次现身。东南投控与新中源创投、苏创能源投资等机构共同投入10亿元,使得公司估值攀升至182亿元。其中,出资人之一的东南投控,由常熟市财政局全资拥有。由此,也可见常熟国资对正力新能的支持力度。

随着正力新能的上市,一路加持的常熟国资也迎来一个IPO。

此次IPO募资后,正力新能的新产能将落地于常熟。其中,44%的资金将用于与常熟的新生产工厂一期工程有关的建设,而一期工厂的设计年产能约为10.0GWh;36%资金用于与常熟的新生产工厂二期的建设,设计年产能约为15.0GWh。二期工厂竣工后,新常熟工厂的总建筑面积预计近6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25.0GWh;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0.0%将用于各项研发活动等。

对于这一产能扩张,上述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表示,在产能方面,为适应市场需求,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扩充产能,正力新能截至2024年末,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预计到2026年将增加至50.5GWh,如何有效利用新增产能,避免产能过剩风险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