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乙肝治疗呼唤更有效的创新药 多靶点联合疗法脱颖而出
①全球存在数亿慢性乙肝患者,且每年新发病例维持在高位,当前是全球乙肝防控的窗口期。
                ②全球范围内仍未批准任何药物或方案用于乙肝治愈,市场亟需乙肝治愈创新药。

财联社4月13日讯(记者 郑炳巽)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的慢性乙肝(CHB)患者数量超过2.5亿人,且每年新发病例维持在高位。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2024-2026年将是全球乙肝防控的窗口期。

目前,普遍应用于慢性乙肝一线治疗的是核苷(酸)类药物,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且有多款药物获批上市,但却难以为用药乙肝患者提供持久的免疫学控制。全球范围内仍未批准任何药物或方案用于乙肝治愈,市场亟需乙肝治愈创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已有多家创新药企业开展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研究,在这其中,市场尤其关注广生堂(300436.SZ)的布局,其提出的“登峰计划”构思领先世界,旨在通过创新药GST-HG131、GST-HG141及现有NAs药物多靶点联合用药,临床治愈乙肝,相关临床研究于近期取得新进展。

市场亟需更有效的创新疗法

据WHO发布的《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下称《报告》)估计,2022年全球有2.54亿人患有慢性乙肝感染,约有110万人因引发的肝硬化、肝细胞癌导致死亡。同时,每年有120万新发慢性乙肝感染者。反观国内,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共有2800万乙肝患者,自2017年以来每年乙肝新发患者基本维持在100万人左右。

此前,WHO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包括将乙肝新发感染减少90%,乙肝导致的死亡减少65%,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

然而,2022年,全球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13.4%和2.6%,远低于WHO提出的目标。与之类似,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也仅为22%、15%,且因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比例高达80%和60%。

《报告》指出,2024-2026年是全球乙肝防控的窗口期,预估仍有4000万乙肝患者需接受治疗,以实现全球防控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乙肝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

目前,在乙肝治疗上,慢性乙肝患者治愈分为“完全治愈”和“临床治愈”(即功能性治愈)。

其中,完全治愈指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不到,但是以当前的治疗手段较难实现这一目标。相比之下,功能性治愈指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摆脱长期服药的困扰,回归正常生活,是国内外公认的理想治疗目标。

遗憾的是,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单独使用均无法有效清除乙肝病毒实现以停药为目的的功能性治愈,全球范围内尚无批准任何药物或方案用于乙肝治愈。

据国信证券,在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一线治疗方面,现阶段的主流药物为核苷(酸)类药物,因其使用方便且耐受性良好,目前约有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市面上,已有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等在内多款药物上市。

然而,由于核苷(酸)类药物无法直接抑制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录活性,从而无法有效抑制HBsAg的表达,该疗法难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学控制,停药后复发率高,患者需要长期/终身用药。

换言之,乙肝实现完全治愈仍为当前医学界的重难点问题,市场亟需乙肝治愈创新药。

领先行业的多靶点联合疗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挑战功能性治愈乙肝方面,国内多家创新药企业均有所动作。在这过程中,广生堂的布局尤其值得关注。

2015年,正式登陆创业板的广生堂明确开启向创新药企转型战略,全面启动肝脏健康和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同年,广生堂启动了乙肝临床治愈路线图“登峰计划”,通过旗下乙肝创新药GST-HG131、GST-HG141及现有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NAs多靶点联合用药,临床治愈乙肝。

广生堂表示,该开发构思与201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关于乙肝治疗终点的共识声明吻合,且更早提出并付诸实施

近期,广生堂对外宣布,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临床研究正式被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之后不久,收到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GST-HG131联合GST-HG141拟针对核苷(酸)类似物NUC经治乙肝患者,挑战临床治愈乙肝。

资料显示,GST-HG131是乙肝口服表面抗原抑制剂,能使HBV mRNA去稳定和发生降解,从而阻断HBV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HBsAg合成。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GST-HG131为唯一进入临床II期的口服表面抗原抑制剂,广生堂拥有其全球自主知识产权。

GST-HG141(奈瑞可韦)是新型乙肝核心蛋白或核衣壳调节剂,属于全新机制的在研抗乙肝病毒的一类新药。同样地,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早在2024年12月,GST-HG141已经被国家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广生堂透露,GST-HG131片对HBsAg具有显著抑制作用,GST-HG141片对HBV DNA和pgRNA(前基因组RNA)具有显著抑制和耗竭作用,两者在抗病毒机制上预计存在协同互补

据了解,为了推进登峰计划,广生堂近年来加大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投入,2021-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898.95万元、1.85亿元、1.3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8.62%、48.08%、31.45%。

为了保证乙肝创新药的顺利研发,广生堂于本月初发布定增方案,拟募集总金额不超过9.77亿元,并计划将其中约5.98亿元募资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创新药项目包括GST-HG141的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

广生堂表示,鉴于市场亟需乙肝治愈创新药,公司开展针对乙肝临床治愈的GST-HG131联合GST-HG141研发具有必要性。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创新药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