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易方达、嘉实、永赢、银华上报首批科创综指增强ETF; ②增强策略可通过主动选股和动态调仓,捕捉如芯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细分赛道的超额收益; ③科创综指相关基金已超过60只,不少中小公司皆已入局。
财联社4月9日讯(记者 吴雨其)“跌就跌去一套房,涨就涨得一颗糖。”一位基金投资者如此调侃道。
在经历“黑色星期一”的剧烈震荡后,A股市场反弹格局启动。上证指数周二单日反弹1.58%,周三延续升势收涨1.31%,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两个交易日内均有上涨。
尽管如此,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却遭遇净值大幅回撤的困境,尽管随后两个交易日连续收涨,但大量产品周一的单日净值跌幅超过10%,导致多数产品净值修复幅度不足跌幅的三成,仍有众多基金尚未收复周内失地。
上述基金投资者表示,“本来基金在逐渐回本,一波下来又回到解放前了。眼看着基金又变成三毛基了。”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遭遇“黑色星期一”后,净值在0.5元以下的基金队伍又再次庞大了。
三成主动权益基金在周一净值下跌超10%
“买股票也许跌到10%就跌停了,基金跌起来没边了。”一位基民吐槽道。仅在4月7日一天,全市场有可比数据的主动权益基金共4482只(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其中共1350只产品在周一净值下跌超过10%。
具体来看,华安沪港深机会净值下跌最多,为17.64%,中银港股通医药A、同泰开泰A、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华安沪港深优选等产品净值下跌均超过17%,同泰远见A、新华趋势领航、新华策略精选等在一天内净值跌幅在16%以上,此外共29只主动权益基金当日净值跌幅超过15%。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净值下跌较多的产品还不乏为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如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在4月7日净值下跌16.24%,由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非周期净值下跌15.29%,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下跌也超过15%,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港深新兴成长、鹏华科技驱动等下跌超14%,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净值下跌14.37%。
虽然在接下来两个交易日市场迎来反弹,但多数产品净值修复幅度微乎其微。如上述提到7日净值下跌最多的华安沪港深机会,在8日净值仅上涨了2.09%,当日净值下跌超过17%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同泰开泰A、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华安沪港深优选在8日净值上涨分别为5.05%、4.68%、4.03%、3.16%,一位基民表示,“涨得远没有跌得多!”
还有产品在8日净值仍在下跌,如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程彧管理的安联中国精选,两日累计跌超15%。雷涛参与管理的德邦鑫星价值在8日再跌3.72%。
三毛基、四毛基增多
从净值角度来看,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净值在0.5元以下的主动权益基金队伍也变得庞大。
截至目前,净值低于0.3元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共7只,净值最低的是工银核心价值,最新单位净值为0.2405元,中海优质成长低至0.2645元,三毛基的数量也达到了28只,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三毛基数量增加了15只。最新净值在0.5元以下的增加至149只,相较于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17只大幅增多。
具体到产品来看,永赢新能源智选周内下跌达17.02%,净值从0.3537元跌至0.2935元,沦为两毛基,方正富邦信泓周内下跌超16%,净值也从上周的0.7640元跌到0.6360元,光大专精特新则从0.9181元跌至0.7659元。东吴新经济也沦为五毛基。
公募自购进行时
在市场情绪低至冰点之时,多家公募纷纷宣布自购旗下权益基金力挺股市。
8号晚间,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该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博时基金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在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鹏扬基金同步宣布,已于4月8日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申购旗下鹏扬成长领航A、鹏扬数字经济先锋A、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A,并将于近日继续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于公司旗下权益基金。
今日,兴证全球基金紧随其后,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自4月8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6000万元,并承诺对上述自购产品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
截至目前,截至2025年4月8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自购95次,净申购金额达11.94亿元,覆盖的47家公募机构旗下95只基金产品,权益基金成自购主力。数据显示,权益基金合计自购达76次,占到全部公募基金自购总次数的80.00%,合计净申购金额达7.42亿元,占到全部公募基金净申购金额的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