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大模型如何重塑证券业?对话广发证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辛治运
①DeepSeek凭借算法优化和高效推理能力将推动金融业从基础服务自动化向高阶决策智能化跃迁;
                ②AI大模型将对金融业带来三方面变革,但仍有痛点需要完善;
                ③生成式AI技术正在深刻影响投顾行业,客观上看,AI技术将与人工投顾形成互补关系。

财联社4月9日讯(记者 陈俊兰)券商纷纷投入到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伴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正不断推动生成式AI技术与证券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从多个维度为行业带来全方位革新,引领证券行业迈向智能化、精细化的全新发展阶段。为探究大模型企业级应用,以及DeepSeek相关AI生成式应用将如何驱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财联社记者专访了广发证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辛治运。

辛治运表示,DeepSeek模型作为新一代AI技术的代表,它的算法优化和高效推理能力将加速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深度渗透,推动金融业从基础服务自动化向高阶决策智能化跃迁。在风险管理、量化策略生成等复杂场景中,它展现出的多维度数据处理能力,可能成为连接当前工具型应用与未来认知型决策的关键桥梁,为行业带来更精准的预测能力和更高效的知识挖掘体系。

作为国内首批大型综合类券商,广发证券在金融大模型上是如何布局的?辛治运表示,早在本地化部署DeepSeek之前,广发证券就已经建设公司级人工智能平台GF-SMART,应用在多个业务领域来提升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2024年广发证券积极拥抱科技革命浪潮,推进大模型基础平台建设,在各业务条线全面开展大模型场景研究,在AI应用方面已构建起成熟体系,多个关键业务场景中,已成功接入了DeepSeek、清华智谱、阿里千问等多个十亿至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矩阵,实现模型最大化复用43个AI大模型应用;业务场景覆盖财富管理、智能投研、智能营销、投行、智能办公、智能研发等领域,探索大模型应用场景超400个。

AI正在解锁金融业三大变革新图景

目前证券行业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大模型的具体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应用深入,AI大模型将对金融业带来三方面变革。辛治运谈到。

首先,有利于提升整个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大模型可以降低金融行业信息不对称,从供需两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并最终提升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其次,有可能变革整个金融业的服务范式,因为在服务长尾客户方面,它有望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能会形成新的服务入口或超级应用。

最后,有可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大模型应用可能会将金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数字能力、金融专长等禀赋可能更为关键,头部机构、大型持牌金融科技公司有可能重新排序,部分中小机构可能通过生成式AI技术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这些影响也具化到了广发证券的探索中,一方面广发证券正在以AI全面赋能业务为愿景,在建设好算力、数据与算法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围绕服务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辅助决策、防范风险五大目标,重点从营销、投顾、风控等12大主题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布局。

另一方面,广发证券正在通过具体的AI营销精准识别潜在用户、智能风控实现多维预警等场景落地,同时强化组织机制保障,依托权威主导架构、资金资源高效配置、数字人才培育及数据治理体系,构建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智能化能力,驱动客户服务升级、运营效能提升与风险防控深化,全面支撑公司智慧化转型与创新孵化。

AI大模型正沿着三个方向进化,但仍有痛点需要完善

在辛治运看来,目前AI大模型正沿着三个方向进化:一是多模态融合实现跨市场数据、研报、舆情的立体化解析;二是模型架构向“专业化集群”发展,形成覆盖投研、合规、客户服务的生态系统;三是可信AI技术的突破,通过可解释性增强和动态风控机制,解决金融场景中的责任认定难题。这些演进将推动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战略级生产力。然而,当前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存在瓶颈。由于监管、法律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因素,AI大模型面客应用距离成熟还需2-5年,员工对AI的认知和驾驭能力也有待提升。

大模型企业级应用全面井喷,但整体仍是方兴未艾,在提及券商将AI大模型融入各项业务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需要完善时,辛治运认为主要是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在技术层面,券商应用AI大模型的痛点涉及安全性与可靠性隐患,例如模型可能生成有害内容、思维链漏洞导致意外输出,以及上下文长度限制削弱场景适用性。同时,深度推理中的指令偏离、幻觉问题、高算力资源压力、工具调用能力不足、多模态技术短板,叠加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隐患,进一步制约技术落地。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底层治理需求也亟待强化。

在管理层面,难点聚焦于数据治理体系的完整性与合规性挑战,包括敏感信息泄露风险、隐私防护机制的完善,以及技术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短缺。缺乏具备AI和金融双重背景的人才,招聘和培养难度大。

这些痛点和难点需要券商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进行综合应对,以确保AI大模型在各业务板块的有效融合和应用。

AI技术将与人工投顾形成互补关系

如前面他提到大模型有助于缓解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如今,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横空出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正在弱化,在金融“投顾”和投资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不少投资者开始向DeepSeek等大模型咨询投资策略。由此也引出了一系列思考,AI技术会在哪些方面对传统投顾业务造成冲击?AI投顾相比传统投顾具备哪些优势?它能否彻底取代人工投顾?

辛治运认为,生成式AI技术如Deepseek确实正在深刻影响投顾行业,但这种影响是双面的。AI能快速分析海量数据,提供全天候服务,保持客观分析,这些都是明显优势。此外,AI也降低了行业门槛,使更多长尾客户能够获取专业级别的投顾服务。然而,AI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投顾。投顾服务不仅需要数据分析,更涉及对客户深层需求的理解、对市场宏观环境的把握和情感上的支持与沟通。AI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缺乏对客户特殊需求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客观上看,AI技术将与人工投顾形成互补关系,而非完全替代。未来的趋势是“AI+人工投顾”的混合模式。在AI方面,将总部研究员的专业资产配置模型与大模型分析深度融合,提升投顾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人工投顾结合自身经验和客户需求,提供更深入的高层次判断、个性化服务和情感支持。

AI并不会完全取代人工投顾,而是促使投顾行业向更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如何有效整合AI技术,提升投顾服务质量,是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