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原奶新一轮的周期底部,承担更多上游产能过剩压力的家庭牧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②时隔八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及“家庭牧场”,“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③业内专家认为,将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牧业整体养殖方向和模式,长远将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
财联社4月8日讯(记者 崔铭)近日,“短剧一哥”自爆日薪两万冲上热搜,让原本就因“赚钱”传闻而备受瞩目的短剧行业,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短剧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日入两万”的短剧演员属于极少数,大多数演员能拿到千元日薪已属不易。而这背后,有没有爆款、有多少爆款成为核心考量因素。
当快速崛起的短剧行业也开始具备“造星”能力,不仅为传统影视人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路径,还吸引了头部电商主播的入局。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由于平台和主播的投流费用都在提高,再加上越来越多从业者涌入,品牌方对于广告投放和主播选择更为谨慎。“短剧+品牌”成为一种新的营销趋势。
短剧开始造星,多爆款催生高片酬
在综艺《无限超越班》最新一季,当被问到拍短剧的片酬时,短剧演员赵柯淳坦言:“我们是按天算的,我虽然现在是2万(市场定价),但还没有接过2万的。”
像赵柯淳一样日薪2万的短剧演员属于极少数。短剧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头部短剧演员的日薪大概在2-3万元,有一定经验的中腰部演员普遍在2-6千元,尾部及以下的演员能拿到千元已属可观。
在短剧行业,“爆款”是决定一个演员片酬高低的核心因素。
赵柯淳此前凭借短剧《好一个乖乖女》爆红。该剧上线7天累计分账超过400万元,目前总观看量突破2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8亿。主演赵柯淳也因此一周涨粉150万,成为短剧顶流之一。
“拍短剧其实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可能六天要拍一百集(一集三分钟左右)。”正如赵柯淳所言,拍摄节奏快、工作时间长是短剧剧组的常态。某短剧现场制片告诉财联社记者,即便他负责的短剧项目投资额上百万,拍摄周期也不过8-10天,“导演忙的都没时间上厕所。”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半年增长率高达14.8%。仅半年时间,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至101分钟,已然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新方式。
而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正吸引许多传统影视人入局。某转型拍短剧的制片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短剧为很多影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对于演员,尤其是新人演员来说,短剧也是一个被观众认识的机会。一些原本在影视剧中只能担任配角的演员,如今有机会在短剧中出演主角。若短剧上线后爆了,这些演员也能因此成名,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多的剧本邀约和更高的片酬。”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演艺圈娱乐圈类似,短剧演员也开始有头部效应、明星效应。除了演技、作品,抖音粉丝量等社媒影响力,也关系着短剧演员的片酬和商业代言。
“所谓‘涨薪潮’只是出现在了超一线或一线演员身上,但是在中部以下的演员群体其实是没有大涨的,甚至可能因为短剧拍摄量增多,涌入的人增加等方面,竞争变大,出现了一定的‘降薪’。”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头部电商主播转战短剧赛道
不仅是传统影视人,越来越多电商主播也开始试水短剧赛道。
近日,李佳琦直播间旗下多名主播进组拍短剧,另一知名短视频博主胡楚靓也在直播中透露自己正在拍短剧。去年,谦寻、辛选、三只羊这三家知名直播带货MCN机构相继进入短剧市场。
刘尊表示,目前电商主播参演短剧,主要还是集中在“带货”的层面,大多数出演的是品牌定制剧。“主播的个人IP,本身能够为短剧带来热度,也能够为品牌短剧进行一定的‘背书’,可能也会为我们的品牌剧创作带来新的内容呈现形式和创作思路。”
当下,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阵痛,带货主播遭遇“降薪潮”。某美妆上市公司人士透露,平台和主播的投流费用都在提高,费用太高导致商家很难赚钱,所以也不敢投太多费用。在该人士看来,直播带货门槛本身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涌入也会导致品牌方更加谨慎挑选主播。
相反,“品牌+短剧”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短剧创作趋势。今年年初,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部署微短剧融合文旅、普法、科普、经典、品牌、非遗六大创作计划,致力于将微短剧流量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短剧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去年广告定制类短剧市场规模约10-20亿元,占整个短剧市场的2%-4%,客户定制的短剧单部最高利润能达到600万元。
不过,即使身为头部带货主播,转型短剧创作同样要直面诸多挑战,免费短剧模式的兴起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DataEye2024微短剧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IAA(应用内广告变现)短剧市场规模约250亿元,IAA短剧市场同比大幅增长150%,预计2025年将增至约350亿元,在2027年有望达到450亿元。
“免费模式的崛起,带来的是全链多环节的整体调整。第一是观看人群的扩大,短剧破圈效应明显。第二是话语权的变化,之前付费模式由平台方主导投流,他们可能掌握更多话语权,其他环节的创作者可能相对被动,免费模式下内容更重要了,核心角色逐渐向内容版权方和创作者转移,他们在创造者中有机会掌握更多话语权,也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空间。第三是收入结构的变化,获取收益的方式更多元,同时也带来‘混合变现’等模式的增长。”刘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