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国产疫苗新突破:真正“无血清狂犬病疫苗”冲刺上市
2025-04-08 星期二
资讯
全球市场范围内尚未有真正的“无血清狂犬病疫苗”获批上市,若艾美疫苗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进展顺利,则有望率先上市填补市场空白。
生物制药
关注

国产疫苗再次迎来一项重磅进展。艾美疫苗日前公告,公司研发的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全资子公司艾美荣誉(宁波)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已取得相应的产品生产许可证。

这款疫苗背后代表着狂犬病疫苗的重要工艺创新,也引发了市场的新一轮关心: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血清狂犬病疫苗”?

“无血清狂犬病疫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体是在细胞培养及病毒培养阶段均不添加小牛血清。”艾美疫苗荣誉总经理吴季南这样解释,“目前所有已上市的以Vero细胞、二倍体细胞和地鼠肾细胞为基质的狂犬病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的病毒培养阶段,均不添加小牛血清。因此,究竟是不是无血清狂犬病疫苗,关键要看细胞培养阶段是否添加小牛血清。成功使用无血清培养工艺培养细胞,才是真正实现了技术迭代创新。”

当前已上市的以Vero细胞、二倍体细胞和地鼠肾细胞为细胞基质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在细胞培养阶段均使用含小牛血清培养基。这也意味着,全球市场范围内尚未有真正的“无血清狂犬病疫苗”获批上市,若艾美疫苗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进展顺利,则有望率先上市填补市场空白。

为何在无血清狂犬病疫苗中,如此强调细胞培养阶段是否添加小牛血清?

在狂犬病疫苗研发的早期阶段,培养细胞通常需要添加天然动物来源的体液性补充物,如新生牛血清或优级胎牛血清,以支持其生长。然而,作为细胞传统培养方式中的关键性成分,小牛血清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异源蛋白风险、病毒污染风险、生产工艺复杂、纯化难度高、以及伦理及供应问题等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17家狂犬疫苗企业中,仍有至少11家仍使用含血清Vero细胞培养。

而无血清培养组分稳定、污染少和安全性高,可解决以上痛点。国家发改委此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中包含“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培养、发酵、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药审中心在98条《常见一般性技术问题解答》中也表示,细胞治疗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动物和人来源的血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FDA等机构,也同样推荐减少生物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推动无血清或化学成分限定的培养基应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指出,无血清培养技术存在较高壁垒,随着狂犬病疫苗细胞基质培养工艺的不断升级,无血清培养技术逐渐应用并将成为未来趋势。

目前,艾美无血清狂犬病疫苗已经进入上市冲刺阶段,其有着怎样的技术优势?

据吴季南介绍,这款无血清狂犬病疫苗使用无血清培养细胞方式,产品安全性高,避免了使用小牛血清后产生的潜在风险,比如制品中残留的牛血清异种蛋白(如牛白蛋白、IgG)可能引发接种者过敏反应或免疫复合物疾病,包括皮肤过敏或血清病、荨麻疹、神经性血管水肿等,尤其是反复接种时。生产工艺稳定、批间差异小、质量可控。

另据Ⅲ期临床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已全面达到临床试验预设评价标准。有文献报道认为,其作为新一代狂犬病疫苗,可取代现有含血清Vero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基质狂犬病疫苗。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