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太极集团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创新书写中医药振兴新篇章
太极集团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在国药集团整体部署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叠加现代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科技创新体系,公司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韧性。

3月28日,太极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6亿元。分板块来看,公司大健康及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40%,毛利率同比增加2.51个百分点,服务业及其他业务板块毛利率同比增加36.46个百分点。

太极集团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在国药集团整体部署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叠加现代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科技创新体系,公司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韧性。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近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等意见,标志着中医药产业进入“质量优先、创新驱动、全链升级”的新阶段。

据太极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现有中西药批文1240个、全国独家生产批文87个、获国家专利335项。产品围绕“6+1”重点治疗领域,以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大健康产品为重点治疗领域,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太极集团以中西成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医药研发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拥有13家生产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科、贸”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在产业上游布局道地药材种植业务,扎实推进“双基地”建设,坚持“道地种植、全程追溯”,实施订单种植,通过面积和产量调剂供需关系,做到行情相对稳定成本可控。同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公司加快智改数转,不断精益制造水平,全年QC课题获国家级奖项25项,涪陵制药厂入选“全国质量标杆”,桐君阁药厂获评“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经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强大的科研体系,其中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创新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多项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

科技赋能未来

当前太极集团正以全产业链为基座,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提升至2.8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公司积极深化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加快创新药的研发,同时以院士引领,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与陈士林院士合作建立的“中药创新研究”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发布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与国医大师林天东合作建立“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长期来看,太极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重要战略举措。3月27日,太极集团携手小米商业营销共同推出全新“智能+诊疗”的“太极急支健康”智能体,依托小米AIoT生态与太极急支糖浆40年临床经验,实现AI中医诊疗系统和全场景健康平台两大突破性功能以数字化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3月29日至30日,主题为“正源出新智创共赢”的名医入渝暨国药太极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太极集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华为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进行“产学研医”合作签约,共同推进科技成功转化;太极集团与重庆中药研究院合作,经45年开发的“太极上草”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磅产品进行了首发。

此外,太极集团持续营销创新,也为公司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太极集团加快推进多产品、全渠道、数字化整合营销平台建设,打通线上线下全链路场景。年报显示,公司营销环节已实现全域数字化洞察、广告决策、商务洞察等多个系统上线,完成终端数字化(二期)项目,同时在坚持主品战略的基础上,加强学术营销、体验式营销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产品集群建设。

展望未来,太极集团将以“战略聚焦,创新驱动,做强做优中药大品种”为战略定位,做到“两聚焦两创新”,聚焦中药大品种,聚焦中药材大品种,以科技创新与营销创新双轮驱动,持续锻造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主要在于创新科研模式,以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为“核心”,建立中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中西医结合、传统中药和现代科技结合,加速科技成功转化。营销创新主要在于整合五大渠道,做到“营”“销”协同,建立“根深叶茂花繁”的药品营销模式。

在中药材资源版块,太极集团将持续深耕中药材产业,通过“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布局,聚焦中药材大品种,提升资源管控,持续加大“双基地建设”,着力中药材GAP基地、“三无一全”基地,源头把控药材质量,做好战略储备、分级加工、趁鲜切制,并以煎配中心为抓手,加大中药饮片销售。

在大健康板块方面,太极集团以“中药+”为内核,突破传统药品边界,构建覆盖健康管理、养生消费、国际服务的多元生态。凭借已推出的“藿香小可乐”等年轻化产品,结合火锅、夏季消暑等消费场景,实现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从“药品”到“生活方式”的转变,并将推出更多的大品种衍生品,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太极集团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贯彻ESG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经营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建设。

去年以来,太极集团下属药房共开展了169场“进社区·普健康”活动,直接服务3万余民众;投入4221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向吉林靖宇县及广西忻城县采购中药材及农副产品。作为医药制造企业,公司始终关注环保问题,环保投入达1086万元,一般及以上环境突发事件数为零。太极集团长期以来积极投身公益活动,2024年,联合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携手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太极劳动防暑节活动,打造公益品牌,让产品为公益贡献力量。

凭借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杰出表现,太极集团荣获“2024年度财联社致远奖•ESG先锋奖”“ESG金牛奖乡村振兴二十强”“2024年证券市场周刊ESG金曙光奖”,并入选中国上市 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上市公司文化建设优秀实践案例”等多项荣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长远来看,全产业链护城河、大健康创新活力及国企改革等红利将支撑太极集团构建起“守正创新、多元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公司有望以“中药+科技+消费”的三重引擎,为长期价值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