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华兰生物)精要:
①人血白蛋白为美国对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药品品种,同时也是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最大的药品品种之一,市场份额主要为杰特贝林、Baxalta等外企占有;
②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以华兰生物为例,2024年公司全年采浆量达 1586.37吨,同比增长18.18%,创历史新高;
③血制品行业仍是“资源为王”的防御性赛道,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
④申万宏源医药团队预计此次加征关税或将影响原产于美国的白蛋白进口量,若加征关税持续影响导致供应缺口或将催化价格提升,造成国内人血白蛋白市场格局重塑,看好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博晖创新等公司;
⑤风险提示:浆站审批进展不达预期风险、技术替代压估值风险等。
关税影响或导致供应缺口催化价格提升,这个公立医院“刚需药品”由外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内生增长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人血白蛋白为美国对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药品品种,同时也是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最大的药品品种之一。根据米内数据,2023年人血白蛋白在城市公立医院的销售额达到了261亿元(yoy+16.4%),而市场份额主要为杰特贝林、Baxalta等外企占有。
申万宏源医药团队预计此次加征关税或将影响原产于美国的白蛋白进口量,有利于国内白蛋白产品放量,若加征关税持续影响导致供应缺口或将催化价格提升,造成国内人血白蛋白市场格局重塑,看好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博晖创新等公司。
华兰生物作为血制品龙头,其业绩表现具备一定代表性。2024年公司采浆量达1586.37吨,同比增长18.18%,创历史新高。从血制品收入结构来看,白蛋白12.29亿元(+16.27%)、静丙9.28亿元(+9.94%)、其他血制品10.88亿元(+6.19%)。
中邮证券蔡明子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8、14.19、16.86亿元,同比增长11.94%/16.53%/18.80%,对应PE分别为24.07/20.66/17.39倍。
一、华兰生物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采浆量创新高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邓州浆站、襄城浆站、杞县浆站、巫山浆站的验收开采,丰都浆站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验收。“十四五”期间公司在河南获批7家浆站,在重庆获批2家浆站,并且高效完成了建设、验收及开采,公司区域性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从行业层面来看,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7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总额约为176亿元(+1.7%),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8亿元(+12.2%),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12.2%)。利润增速快于收入,主要系博雅生物非血制品业务剥离改善盈利,以及部分龙头公司产品价格较高。
二、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外延并购、内生增长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血制品行业仍是“资源为王”的防御性赛道。政策端,血制品赛道准入壁垒高,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需求端,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增长,特别是经济负担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老龄人口与日俱增,在术后或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带来市场扩容。
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远大蜀阳的采浆量合计占据国内血浆采集量80%左右,行业规模效应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