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9城30项目入选 业内专家:车网互动引发车载储能技术变革、2030年进入普及期
①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开《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
                ②欧阳明高的预测,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超过50%,2030年车网互动可能开始普及但还不是爆发。

财联社4月2日讯(记者 刘阳)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迎来新进展。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开《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到,经专家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其中,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等9座城市入选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

“要求组织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和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力求取得实效,并于2025年底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同步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通知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将研究建立试点后评估机制,适时总结成效问题,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对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将移出试点名单。

在此之前,相关部门早已释放出发展车网互动技术的信号。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

“车网互动引发车载储能技术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分析认为,从电网充电角度看,车网互动成为城市已有配电网在不断增加的风电光伏比例下解决充电容量的关键路径,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必然倒逼充电行为从无序充电到有序充电再到双向充电车网互动;从户用储能角度看,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是中国高层小户型住宅条件下最佳的户用储能方式;从电动汽车角度看,车网互动将使电动汽车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稳步增长,全国车网互动规模不断扩大。3月31日,在上海市发改委的指导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V2G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而在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其中明确了要加快创建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30年,完成3-5万个智能充放电桩建设。

3月28日,深圳启动超大规模的V2G(车网互动)实测,全市超760个充电场站的1.8万个充电桩、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互动,互动电量达8.8万度。同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活动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超过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其中,互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此前,北京、安徽、江苏等多地也相继开展了车网互动试点。

从车企方面来看,宝马、福特、比亚迪、广汽、长城汽车、蔚来汽车等车企也在布局V2G技术,推出相应车型。

“峰谷电价机制改革是车网互动大规模推广的关键之一。”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新兴业务与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林锐表示,新能源汽车用户作为车网互动的参与主体,峰谷电价让用户低谷时段充电能省钱,在用电高峰向电网放电能挣钱,才有动力参与到车网互动当中,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低碳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真表示,到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有望达到35%到40%,新能源汽车消费比例也会接近这一区间,车网互动开始普及。“再过10年,预计2035年,绿电将会成为充电的主体能源,绿电消费比例会达到60%到70%,车网互动也会成为重要的短时储能形式。”

按照欧阳明高的预测,车网互动技术将使电动汽车成为城市配电网的重要储能单元,同时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光-储-氢-充-换-放综合能源补给系统。“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超过50%,2030年车网互动可能开始普及但还不是爆发;2035年绿电有望成为充电主体电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可以达2亿到3亿辆,可以说新能源汽车革命基本成熟。”

新能源汽车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