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红杉中国、GGV纪源、中东资本押注,刘强东冲刺第6个上市公司|IPO直通车
①京东工业实际上的负责人是宋春正,目前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其于2013年加入京东集团,曾孵化了京东的企业业务。
                ②京东工业城此次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进行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4月1日讯(记者 徐赐豪),刘强东或将又收获一家港股上市公司。

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日前在港交所再次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

这是继其于2023年3月30日、 2024年9月30日先后两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京东工业若能顺利上市,将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 、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6家上市公司。

去年营收204亿元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自2017年起,京东工业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MRO是指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维护、维修和运营)采购,主要涉及企业日常运营、设备维护和修理所需的非生产性物资采购。现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亦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反映在业绩上,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3年,京东工业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入分别为141亿元、173亿元和204亿元。;毛利方面,同期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

在盈利表现上,2022年京东工业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分别为亏损13.84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为480万元,2023年盈利达到7.62亿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9.8%、0%、3.7%;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12.69亿元、480万元、7.62亿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9%、0%、3.7%。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7.59亿元、8.94亿元、10.67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稳定在5.4%、5.2%、5.2%。

京东工业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商品销售和服务收入。前者来自销售商品的差价,后者来自商家佣金、广告服务以及提供技术及其他服务产生的收入。2022年、2023年、2024年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29.35亿元、161.20亿元、191.70亿元,占比超九成;服务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约为12亿元,占比不到一成。

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72亿元。

京东集团关联的交易占比在下降

京东工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规模正逐步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3.8万亿元。2024年,中国以11.4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引领全球工业供应链市场,而美国同期市场规模仅为7.3万亿元,约为中国的63.6%。

比京东工业稍早登陆资本市场的工业品供应链公司震坤行,据最新的财报显示,其2024年全年实现GMV104.8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16.7%提升至2024年的17.2%。全年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44%至1.6亿人民币,调整净亏损率由2023年的3.3%下降至2024年的1.8%。

虽然2017年京东工业就从集团独立,但其发展依然离不开京东的支持。

2022-2024年,京东工业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67亿元、75亿元及81亿元,占京东工业同期收入的47.1%、43.4%及39.5%。

京东工业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业务利用并与京东集团的平台紧密合作,包括京东集团为促进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在线销售及市场推广而提供的广泛服务、技术、流量支持、忠诚计划共享以及物流等。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证监会曾于2023年4月向京东工业发布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其说明关于独立性、协议控制架构、主要运营实体、股权变动情况以及募集资本的使用情况。

招股书显示,IPO前,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77.32%;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I&PLimited持股为3.71%,这部分股权是京东工业对刘强东的奖励。

作为董事会主席的刘强东基本退居二线,京东工业实际上的负责人是宋春正,目前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其于2013年加入京东集团,曾孵化了京东的企业业务。

GGV纪源、红杉中国、中东资本押注

京东工业虽源于京东体系,但其后续不断进行外部融资,吸引了包括红杉资本、GGV纪源资本等知名机构以及中东财团。

2020年5月,京东工业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以及北京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投后估值超过20亿美元。

2021年1月,京东工业与包括Domking及GGV在內的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A-1轮优先股融资,募资1.05亿美元。

2023年3月,京东工业完成3亿美元B系列优先股交易,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资管集团M&G、私募巨头EQT旗下亚洲平台BPEA EQT(原霸菱亚洲投资)和红杉中国跟投,每股成本为2.5877美元,在完成B轮融资后,京东工业的估值约为67亿美元。

IPO之前,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77.32%。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为3.68%,这部分股权是京东工业对刘强东的奖励。

股权结构上,IPO 前,除了上述京东集团以及刘强东其他股东包括:GGV纪源实体持股2.03%;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通过Expansion Project Technologies Holding SPV RSC Ltd持股1.57%;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Mubadala通过MIC Capital Management 23 RSC Ltd持股1.57%;红杉中国持股1.37%。

京东工业在招股书中透露,此次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跨地域业务,还将用于进行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科创板最新动态 港股IPO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