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宣布后,美国短期利率期货一度上涨,期货定价反映出美联储今年降息四次的可能性已接近50%,而早先的预期是降息三次; ②不过有意思的是,对于美联储是否真的会因最新的关税“核弹”而加大降息力度,市场人士目前依然具有颇多争议。
财联社3月31日讯(编辑 胡家荣) 2025年一季度港股市场呈现前后"冰火两重天"格局。前两月三大指数强势攀升后,3月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回调,最终一季度累计涨幅收窄。
一季度行情回顾:科技领涨 IPO井喷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一季度累计上涨15.25%,最高触及24874.39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突出,涨幅达20.74%;国企指数上涨16.83%。
注:恒生指数的季度表现
科技和互联网相关个股领跑:AI、半导体及新能源车领域表现抢眼,阿里巴巴-SW(09988.HK)、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小米集团-W(01810.HK)、中芯国际(00981.HK)等核心标的推动科技指数强势上行,其分别上涨85.28%、55.34%、44.97%、42.61%。
同时IPO市场火热。根据相关统计,一季度IPO募资额达150.9亿港元,同比增长3倍,科技企业(如地平线机器人)占比超40%。蜜雪冰城公开认购倍数达5324倍,创历史新高。
新股市场火热进而带动次新股的表现。比如老铺黄金(06181.HK)、越疆(02432.HK)、布鲁可(00325.HK)、毛戈平(01318.HK)、古茗(01364.HK)在本季度分别上涨202.24%、157.59%、126.84%、70.21%、66.80%。
不过港股打新火爆令监管担忧。针对打新乱象,香港证监会3月出台新规,要求预付10%认购资金、杠杆上限10倍,遏制投机行为。
本月三大指数走势分歧 多重利空引发震荡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78%、科技指数跌3.11%、国企指数涨1.18%。
市场调整主要受制于: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2月核心PCE超预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这一表现令上周日均成交额环比减少498亿港元至2375亿港元,沽空比例升至12.48%。
企业融资动作:小米折价6.6%配股筹资425亿港元,蔚来配股融资40.3亿港元,引发市场对流动性压力的担忧。
不过本月黄金股集体走强。截至收盘,潼关黄金(00340.HK)、灵宝黄金(03330.HK)分别上涨75.26%、46.43%。
黄金股受金价持续走强。截至发稿,COMEX黄金涨1.39%,报3157.7美元。
注:COMEX黄金的表现
今日市场仍延续港股3月以来的表现
从今日收盘情况来看,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指数、科技指数、国企指数下跌1.31%、2.03%、1.05%。
注:恒生指数的表现
从市场表现来看,科网、汽车等多数个股走低,而部分黄金和银行股出现上涨。
首先是科网股的下跌。截至收盘,百度集团-SW(09888.HK)、小米集团-W(01810.HK)、哔哩哔哩-W(09626.HK)分别下跌3.64%、3.62%、3.19%。
注:科网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包括百度在内等个股走低,与资金获利了结相关。此前这些个股受益于AI热潮,股价均迎来大涨。
再者随着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即将揭晓,市场的不确定性将达到新的高峰,投资者需要系好安全带为动荡做准备。
这一消息也令汽车股出现调整。截至收盘,蔚来-SW(09866.HK)、长城汽车(02333.HK)、比亚迪股份(01211.HK)分别下跌4.30%、4.23%、3.44%。
注:汽车股的表现
市场不确定性令黄金股持续受益。截至收盘,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灵宝黄金(033330.HK)、山东黄金(01787.HK)分别上涨7.19%、5.79%、0.43%。
注:黄金股的表现
四大国有行获5000亿元注资
截至收盘,建设银行(00939.HK)、中国银行(03988.HK)、江西银行(01916.HK)分别上涨2.69%、2.18%、1.28%。
注:银行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战略投资。
从此次四家银行发布的募资公告来看,募集资金合计52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拟认购的金额上限刚好约为5000亿元。
个股方面
李宁跌超7% 去年纯利逊预期
李宁(02331.HK)跌7.23%,报收15.92港元。大华继显发表报告指,该公司的去年收入胜预期,纯利逊预期,批发持平,实体渠道出现低单位数的跌幅。
泡泡玛特小幅走强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132港元
泡泡玛特(09992.HK)涨2.15%,报收156.50港元。高盛发表研报指,鉴于该公司的增长前景具有较高可见度,将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0%至15%,预期今年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可分别增长59%及73%,目标价从115港元上调至132港元,维持“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