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震荡格局。截至3月28日收盘,主要股指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微跌0.01%,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85%,创业板指小幅回调0.63%。从风格指数来看,周期与成长板块表现亮眼,涨幅显著领先其他风格。
作为财联社旗舰资讯,本栏目在一季度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依托财联社强大的资讯网络,全方位跟踪全球宏观经济动态、政策导向及产业前沿,为投资者提供及时、深度的市场洞察。
据统计,截至3月28日的56个交易日内,本栏目八大子栏目累计产出VIP资讯334篇,内容涵盖:
深度研报:收录447份权威券商研究报告及机构调研纪要;
公司解析:对436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专业解读,其中88家获得2次及以上持续跟踪;
日均产出:
高质量文章:6篇/日
机构研报与调研纪要:8份/日
上市公司深度解读:10家/日
【一】揭秘一季度行业密码!科技情绪驱动短期热度,制造韧性支撑长期动能
一季度,本栏目542次的上市公司梳理共涉及68个东财二级行业,占A股超6.5成行业。通过细致分析发现,电子设备制造、计算机软件、通用设备、半导体、汽车、电子元件、专用设备、化学制品、电源设备、通信设备、光电子器件、金属非金属新材料、金属制品、其他电气设备、化学原料、计算机硬件16大热门行业在一季度内受到了本栏目的高频关注与深入解读,CR16高达66.97%。
基于一季度数据,栏目覆盖上市公司涉及东财二级行业的市场表现可归结为“短期看科技情绪,中长期看制造韧性”。具体来看:
短期爆发力:科技赛道引领资金博弈
AI大模型迭代、国产替代政策加速落地,推动资金对科技赛道短期情绪的集中释放。5日最高涨幅前十行业中,6个为科技赛道,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高弹性”科技行业引资金高度聚焦博弈。这三个行业所涉及的上市公司“5日最高涨幅”的平均水平皆处于11%以上,其中通信设备的5日最高涨幅均值达到了13.98%,位居榜首。
中长期动能:制造构筑价值底座
若将统计周期拉长,汽车与高端制造成“隐形冠军”,其中政策端以旧换新补贴、技术端智能化升级或为双轮驱动,促使相关行业在行情的动态演绎中展现出持续的上涨动能。
【二】市场情绪“过山车”+政策与业绩主导切换!看王牌资讯精准锚定情绪拐点,多维验证策略价值
一季度市场呈现明显的“冲高回落”特征,数据背后折射出资金从情绪驱动到理性回归的过渡。在此期间,栏目通过“阶段策略适配+深度产业研究”双轮驱动,在复杂市场中持续挖掘机遇,其中“守正出奇”框架发挥极大效益:
守正:以AI、机器人为核心支撑,分享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红利;
出奇:在资源周期中捕捉非线性机会,提升弹性。
结合数据来看,本栏目通过“乘势而上—稳中求进—逆势掘金”三阶段策略,精准捕捉市场节奏,核心亮点如下:
短期爆发力验证:2月“5日最高涨幅”大涨率达38.89%,创季度峰值,凸显栏目对情绪热点的敏锐度;
长期收益稳健:1月“区间最高涨幅”占比57.83%,反映栏目对产业趋势的深度预判能力;
策略适配性强化:三次阶段梳理中,均能在10次梳理中捕捉到一只持续跑赢市场的优质标的。
【三】这些人气股承包了一季度的“翻倍朋友圈”!借力研报界的“掘金宝典”,轻松挖掘从“DeepSeek到哪吒”的大涨制造逻辑
在资本市场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对专业化、精细化的投研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具备深度洞见与实战价值的优质研报,已成为资讯平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作为财联社战略级拳头产品,本栏目始终以「专业赋能投资」为核心理念,通过精准把握产业趋势、深度解析企业价值,为投资者提供兼具前瞻性的参考。
从长期绩效验证来看,栏目筛选标的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区间最高涨幅达20%-50%的优质标的多达149只,涨幅超50%的标杆型企业达41只,二者合计占比35.06%。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栏目研究框架的有效性,更凸显出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捕捉结构性机会的突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栏目覆盖标的中涨幅超100%的公司达8家,其中光线传媒以214.09%的涨幅居首,其核心逻辑为《哪吒》票房超预期带动估值修复;星图测控(137.35%)、亚香股份(133.88%)、福达股份(120.89%)紧随其后。
从分布看,涨幅超50%的标的占比过半,且涨幅前20名中70%集中于科技赛道(机器人、AI、半导体、传感器等),印证市场对“硬科技”产业的高度聚焦,具体如下:
小编现结合TOP3案例,回顾一季度栏目详细梳理逻辑,详情见下:
①一部电影如何改写估值剧本?抢先覆盖“光线传媒”,区间大涨214%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预期,推动光线传媒从“单项目盈利”向“IP生态估值”跃迁。《风口研报》凭借“数据穿透+产业预判”双引擎,前瞻性锁定其“IP价值重估”逻辑:
数据穿透:实时跟踪专业票房预测软件,捕捉《哪吒2》排片率、上座率等领先指标;
产业预判:深度解析IP衍生品商业化路径,提前锁定“非票房收入”价值重估机会。
2月6日13:03精选“光线传媒”公司研报并展开梳理:
首先,从短期业绩来看,《哪吒2》的票房表现远超预期,有望为公司一季度贡献超10亿元的净利润。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将直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更彰显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制作与发行能力。同时,影片的成功也有效缓解了市场对电影市场需求及票房波动的担忧,为公司业绩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从长期价值来看,《哪吒》IP地位的确立,为光线传媒打开了从项目制估值向IP估值迈进的大门。随着《哪吒2》票房的持续攀升,该IP的商业价值得到大幅提升,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光线传媒已提前布局衍生品赛道,与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等国内外头部品牌达成合作,产品热销,进一步验证了IP的市场号召力。未来,随着潮玩、卡牌、代言和游戏等各类衍生业务的落地,光线传媒有望享受IP变现带来的长期收益。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艾莉对光线传媒的未来业绩持乐观态度,预计2025-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显著增长。基于公司IP变现的潜力以及可比公司的估值,杨艾莉给予光线传媒目标PE为35-40倍。
截至3月28日,光线传媒区间最高涨214.09%。
②翻倍!这家北交所“小而美”卡位测控仿真核心环节,有望受益卫星互联网建设发展
太空开发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各国加大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在特种领域的应用推广力度,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统计,2023年中国航天实施67次发射任务,位列世界第二。
在全球太空开发竞争白热化与卫星互联网加速组网的产业共振下,航天测控作为核心基础设施环节的战略价值凸显。2月16日17:48《风口研报》精选“星图测控”公司研报并梳理:
核心逻辑一:自主可控技术构筑护城河,对标国际龙头实现国产替代
作为中科院体系孵化的航天测控技术平台,公司依托32项发明专利及189项软件著作权构建技术壁垒,其自主研发的"洞察者"系列产品已实现全国产化,直指美国AGI公司STK软件的替代空间。在各国竞相部署低轨卫星星座的背景下,航天测控系统作为卫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中枢神经",其自主可控价值凸显。
公司产品线覆盖航天器轨道计算、碰撞预警、任务仿真等核心场景,为SpaceX星链计划中STK软件使用量超6000套的替代需求提供了国产解决方案,技术实力已获特种领域验证。
核心逻辑二:特种-民商双轮驱动,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初期深耕特种领域积累的复杂系统开发能力,正加速向民商领域溢出。截至2024H1,已实现民商领域大型项目落地,形成从卫星运营商到地面设备制造商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面对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的2025年450亿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公司依托特种领域形成的技术纵深,在商业星座测控系统、卫星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其"技术平移+项目经验复用"的拓展模式,有效降低市场开拓边际成本。
估值与展望:高成长性溢价显现
基于公司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卡位优势,分析师看好公司扎根立足特种领域,不断开拓民商领域,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0.83/1.06/1.39亿元,同比增长32.19%/27.61%/31.5%,对应PE为80.6/63.2/48倍。
截至3月28日,星图测控区间最高涨137.35%。
③迎“困境反转”良机!Ta海外产能投产恰逢欧美双反高关税落地,明年利润有望新高
亚香股份作为香料香精行业的知名企业,其投研逻辑主要聚焦于产品丰富性、客户稳定性以及海外产能布局三个方面。1月2日17:42《风口研报》精选“亚香股份”公司研报并加以梳理:
首先,公司产品线丰富,已成功开发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凉味剂三大系列共计逾300多种产品,且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成功覆盖了奇华顿、芬美意、德之馨等十大国际香精香料公司,以及玛氏箭牌、亿滋国际等快速消费品公司,形成了稳定且优质的客户基础。这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明智,特别是在泰国设立的子公司项目,不仅有助于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提高产能,还能有效规避部分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泰国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达到设计产能,这将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此外,考虑到欧盟、美国对华香兰素发起双反调查,国内其他香兰素生产商可能面临较高关税,而亚香股份泰国基地的香兰素产能将受贸易摩擦影响有限。同时,泰国基地还有新产品新产能放量,这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截至3月28日,亚香股份区间最高涨133.88%。
迈入4月,整个市场迎来了需要“决断”的重要时刻,四月决断的本质,是市场在数据验证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过程。《风口研报》通过"研究前置化、数据颗粒化、逻辑可视化"的方法论创新,持续为投资者提供穿越迷雾的决策坐标。在高质量发展主线下,唯有深耕产业真实价值变化,方能在这场年度"压力测试"中赢得先机。点击立即订阅《风口研报》>>>
特别提示:本栏目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