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标普500指数跌4.84%,道指跌3.98%; ②加拿大以牙还牙: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 ③马克龙敦促欧盟企业暂停在美投资; ③泽连斯基:美俄正就俄乌全面停火协议展开非公开磋商。
财联社3月21日讯(编辑 马兰)四名政府官员对媒体透露,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已决定放弃一项230亿美元的国内制造业激励计划。
该计划于2020年提出,旨在扶持印度本土制造业并与中国进行竞争。
其中两名官员表示,该激励计划将不会拓展到原定的14个试点行业之外,且期限也不会延长。14个试点企业分别是汽车零部件、汽车、航空、化学品、电子系统、食品加工、医疗设备、金属与采矿、药品、可再生能源、电信、纺织品和服装、白色家电以及无人机。
公开纪录显示,包括苹果供应商鸿海及印度巨头信实工业在内的企业,都与印度政府签署了与产能挂钩的激励计划。如果企业在期限内达成了生产目标,政府承诺将给予现金激励,然而据文件显示,印度仅发放了17.3亿美元的激励,不到总规模的8%。
该由印度商务部编制的文件指出,截至2024年10月,参与激励计划的企业已经生产了价值1519.3亿美元的商品,占到印度设定目标的37%。同时,有一些参与补贴计划的企业则尚未能启动生产,这可能与前期巨大投资无法收回有关。
这一文件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达到生产目标的企业迟迟无法得到政府承诺的拨款;其次是部分企业由于未达投资门槛或未达最低增长而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还有一名官员则承认,过多的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该计划的效率。
令人沮丧的失败
印度政府此前就被质疑在该计划上面临着严重的拖延,但去年莫迪政府表示,在该激励计划下,制药和手机制造业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且2024年4月至10月发放的6.2亿美元激励中,约94%都流向这两个行业。
然而,资金集中流向部分行业,一方面可能引发其他行业对于公平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行业产能成长的不平衡性,这可能也是该激励计划不得不草草收场的一个原因。
但两名官员坚称,这一计划的结束不代表印度政府放弃了制造方面的雄心,政府正在起草新的替代方案。有一名官员透露,替代方案中可能通过部分补偿建厂投资来支持某些行业,以尽快帮助企业收回成本,而不需要等到生产和销售环节运转之后。
不过,智库德里社会发展委员会的贸易专家Biswajit Dhar怀疑,印度可能已经错过了时机。他无奈表示,连这种大型计划都能失败,人们还指望什么能成功?
他还强调,当前又是美国大兴贸易战的复杂局势,印度的出口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