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承销管理办法发布之后不到一周,深沪各一家IPO企业宣布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纳入A类投资者。 ②有理财公司人士直呼是“政策利好”。已有公司研究相关“打新”类理财产品。 ③划至A类投资者后,相关渠道成本降低。在配售比例一般也是C类的2倍以上,甚至更高。
财联社3月4日讯(编辑 李响)当一揽子化债政策为地方债务戴上"紧箍咒",反腐利剑的"高频出鞘"正与融资增速的"急刹车"形成共振。财联社注意到,随着城投企业转型与地方债务化解逐步进入“深水区”,监管的高压态势或也有助于为城投企业合规经营与市场化转型指明方向。
据企业预警通依据各地纪委监委网站披露信息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今年2月份有12家发债城投公司的高管被调查,这些高管职位均属于公司的核心实权岗位,对公司的战略决策、日常运营以及资源调配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有8位高管是在离任后被调查,这或表明监管的追溯性和持续性,即使相关人员已经离开原岗位,若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依然会受到调查和处理。
财联社关注到,在这12家平台主体中,漳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交通”)引人注目,作为一家存量债超百亿的AAA级发债城投公司,近一年来,漳州交通已有6名高管接连被查,其中子公司漳州兴路贸易公司成为腐败重灾区。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近期漳州交通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庚晨任期内被查,成为今年来福建城投平台首例高管被查公开通报案例,也是继去年12月18日漳州交通董事长蔡艺良任上被查后,时隔3个月又一起高管“落马”事件。
尽管漳州交通高层人事近年来剧烈动荡,财联社注意到,该公司的评级变动反而出现上升。
2024年12月16日,联合资信将漳州交通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A”,调整原因主要基于公司外部发展环境良好、区域地位重要、持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原因,其中2024 年7月,漳州交通无偿取得福建红树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树林集团)51.00%的股权或构成评级上调的根本因素,而后者作为漳州市龙海区核心的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天眼查显示,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实缴资本达7364万元,主要从事材料销售、劳务派遣以及龙海区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和污水处理等业务。
漳州交通去年三季度末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18.54亿元和1.92亿元,同比高增122.74%和132.01%,相较纳入红树林集团前的半年报相比明显好转;去年半年报中,公司在营收同比增速69.08%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50.13%的下滑。
在偿债指标方面,去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仅小幅提升至65.85%,而EBIT保障倍数升至近五年新高的1.27倍,不过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仍存,其中现金比率和现金到期债务比分别较去年年中的0.23和2.46下滑至0.20和0.6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也跌至0.16,表现弱于此前同期的0.21。
公司所属的漳州市2024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完成6063.71亿元,增长6.1%,增幅居全省前列,不过在政府财力方面,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66亿元,下降1.3%,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9.00亿元,增长达到10.9%。
目前,该公司存续债券22只合计129.4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券规模有36.85亿元。联合资信在此前评级报告中表示,尽管公司区域专营性强且继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但由于资金支出压力较大,仍需关注债务规模快速增长下的短期偿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