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算力”之后是“存力”,互联网巨头AI资本加码对应存储设备采购规模可达百亿量级,大容量企业级SSD2025年上半年有望延续涨价趋势;②企业级SSD技术复杂度和性能标准远超消费级产品,对应产品毛利率也更具优势,这些公司已经率先卡位企业级SSD赛道;③负责数据调度、纠错、接口通信等核心功能,这些公司卡位存储器关键技术节点,有望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①最受益PCB迭代的竟然是这类材料,在AI算力服务器PCB中成本已接近60%,国内能生产目前最高等级型号的企业主要为这两家;②高端铜箔、玻璃纤维布会跟随PCB进行迭代升级,单价、用量提升,这两类企业营收有望长期受益;③玻璃基板可能是PCB下一代新材料革命性方向,这家企业已积极进行玻璃基板与先进封装的结合研发。
①众多行业尚未实现AI应用系统性突破,但这一领域已完成可行性验证并进入AI智能体具体落地阶段,这家领域内企业近期推出了AI智能体产品;②国内存在整体算力架构和系统耐力问题,可通过芯片异构和提升互联技术解决,这些企业业务有望深度受益;③AI应用ToC端最可能的路径是依托现有产品融入AI功能,游戏是目前AI智能体ToC领域最为成熟、最具潜力的领域。
①端侧AI秋季新品密集发布,Meta预计将推出千元级带屏眼镜Celeste,这个技术在AR眼镜中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或是AI眼镜硬件革新的价值核心;②端侧AI芯片设计需要能够高效处理AI工作负载的专用架构,国产厂商通过在特定领域(如智能音频、AIoT)建立的深厚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在更广阔的中端和高销量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③主动散热成为端侧AI未来趋势,微机电系统(MEMS)开始在手机等紧凑设备上实现商业化,这些公司负责驱动芯片、模组生产。
①单相浸没有望抢占冷板式液冷市场,渗透率由目前的不足10%提升至2027年的40%,这家企业已在2024年推出支持国产算力芯片的浸没式机柜;②除液冷产业大趋势外,AI算力服务器的高压化和模块化重构也在进行,这家企业开发的电源产品已或浪潮认证,服务器电源业务营收大增;③冷板式仍为目前主流服务器液冷方式,这家企业为国内重要散热企业代工冷板基材产品。
①没有“液”如何“冷”?AI服务器液冷时代有望拉动上游冷却介质需求,氟化液、硅油、矿物油、乙二醇等将成为解决散热问题的重要工具;②电绝缘性+热稳定性+不可燃性,这类冷却介质满足AI服务器严苛要求,巨头停产背景下国产厂商有望获得高端市场“入场券”;③最受关注的冷却液替代品之一,这个无氟产品规避了PFAS相关的环保法规风险,海外巨头正在积极推广其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