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首次免责+税收优惠 海南科创“放大招”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2025-02-25 星期二
原创
①海南新规,创新性提出对企业及青年科研人员“首次免责”。
②过去一年,海南频频在科创领域发力,包括成立海南省算力集团、发起设立海南省国资母基金、打造“1+N”母子基金矩阵等。
③海南自贸港延续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至2027年底。
创投日报
关注

《科创板日报》2月25日讯(记者 陈美)今日,《海南省科技创新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提到,满足相关条件,经认定可采取免除相关责任、给予限期整改机会等容错措施,其中包括企业首次承担的研发类项目,未能完成考核目标或预期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全额退回财政资金的;企业首次承担的研发类项目验收不通过,积极退回不合理支出及结余资金的;青年科研人员(35岁及以下)首次承担(以承担科研项目时签订的任务书日期为准)财政资金资助的研发类项目,验收不通过,积极退回不合理支出及结余资金的。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规定创新性提出企业及青年科研人员的“首次免责”,其他省份相关文件未见相关提法。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提出企业及青年科研人员“首次免责”,其意义在于为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环境,鼓励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和企业投身创新事业。

“通过减少对失败的过度惩罚,可以激发创业者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同时,这一政策也体现了海南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首次免责”的政策,无疑是海南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展现出其对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

“该政策有助于营造更加宽松和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和青年科研人员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减少因创新失败而带来的后顾之忧。”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海南频频在科创领域发力。2024年12月,海南省算力集团成立,通过国有资本控股、社会产业资本参股的模式,组建智算运营平台,并与多家企业签署算力消纳协议;设立海南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和海南智算科创股权投资基金,聚焦先进智算基础设施和硬科技项目投资。

去年12月,海南省国资委也发起设立海南省国资母基金,打造“1+N”母子基金矩阵,重点投向上市公司并购支持、重大项目投资配套和四大产业培育。

几乎在同一时间,海南三亚百亿规模母基金正式启动,以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支持三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位参与海南三亚百亿规模母基金募资的GP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为海南三亚扎实做贡献,不仅是通过资金投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培育更多产业集聚,也是此次三亚百亿母基金的目标。

在海南省算力集团成立之后,《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城市定位上,海南正从自贸区和消费胜地,积极向着数字化、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转型,全力打造海南自贸港科创中心。

转型中,有机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三亚的落户税收优惠,是海南转型、发力科创的一大优势。“截至目前,海南对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消息显示,今年2月,海南自贸港延续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至2027年底,对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也将给予税收优惠。

该机构人士表示,在2022年,海南三亚对于外地经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迁入,就有过一次税收优惠政策,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机构的入驻。除了此次对企业、青年科研人员提出的“首次免责”以外,海南自贸港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和企业的入驻。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