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 ②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③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财联社2月20日讯(记者 王晨)上交所、深交所最新公布2025年1月证券公司ETF相关排名情况。持有ETF规模排名TOP30、ETF成交额排名TOP30、营业部ETF成交额排名及交易账户数等2025年开年首月排名结果出炉。
2025年首月数据不仅揭幕全年竞争基调,更成为预判未来格局的关键窗口。沪市ETF持有规模中,申万宏源与银河证券以“双寡头”之势占据近四成份额,国家队增持强化头部效应;中信、招商等稳居第二梯队,但份额均未突破7%,市场集中度凸显。
深交所则通过均衡化排名弱化垄断,前30家机构未公开占比,意在引导多元主体共建生态,折射差异化竞争导向。
成交额方面,华泰证券以11.42%的绝对优势蝉联沪市榜首,银河证券、华宝证券分列二三位,后者凭借技术赋能与生态合作跃升势头显著。深市交易中,非传统券商港裕信息现身。客户活跃度上,华泰与东方财富领跑交易账户数量,互联网化运营成关键;营业部排名则反映地域集聚效应,沪市华宝证券东大名路营业部登顶,深市个人与机构客户分化明显。
整体来看,头部券商在规模、成交、服务等多赛道持续领跑,而中小券商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市场活力与竞争格局同步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市的ETF交易金额前30名中,有非券商港裕信息现身,成为这一期的关注点,事实上,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TOP30中,也已出现港裕信息的身影。
ETF持有规模: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分列冠亚,中小券商差异化突围
截至1月末,上交所ETF持有规模排名中,申万宏源证券以19.32%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一,中国银河证券以19.21%紧随其后,两者合计占据近四成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业界比较共识的是,两家排名领先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队增持ETF。
中信证券(6.40%)、招商证券(5.16%)、广发证券(4.85%)、国泰君安(4.65%)、华泰证券(4.54%)、平安证券(4.36%)、海通证券(3.32%)、中信建投(3.25%)等头部券商分列第三至第十位,占比均不足7%。与2024年度沪市ETF持有规模相比,各券商排名及市场比重变化不大,格局较为稳定。
深交所的持有规模排名则更强调均衡性。东方财富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30家机构并列前30名,但未披露具体占比。这种排名方式可能意在弱化头部效应,鼓励更多机构参与ETF生态建设。
ETF成交额排名:华泰证券蝉联榜首,华宝证券跃至第三
2025年1月,上交所非货币沪市ETF经纪业务成交额前三名分别为华泰证券(11.42%)、中国银河证券(5.88%)和华宝证券(5.43%)。其中,华泰证券以绝对优势领跑,其成交额占比超过第二名近一倍,显示出在ETF交易领域的强劲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华泰证券不仅在沪市ETF总成交额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分支机构亦表现亮眼:华泰证券深圳后海中心路营业部、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营业部分别以0.80%、0.65%的成交占比跻身营业部排名前二十。
华宝证券2025开年跃居第三,而其在2024年度沪市ETF成交额排名中位列第六,据华宝证券介绍,在ETF成交方面的连续提升,一是平台化工具与技术支持赋能交易,二是投资者活动拓展市场,三是产品布局满足多元需求,四是机构合作强化流动性,五是构建完备的ETF生态。
深交所方面,ETF交易金额排名前30的证券公司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综合型券商同样位居前列。但与上交所不同的是,深交所的成交数据中出现非传统券商的参与者——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其业务模式或与跨境交易相关,反映出深市国际化布局的深化。
神秘的港裕信息现身
有意思的是,在深市的ETF交易金额前30名中,有非券商港裕信息现身,那么港裕信息是何来头?
港裕信息公司全称为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港裕信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周健男。
董事长周健男的身份与履历广被熟知。
履历显示,周健男于1994年7月至2001年10月,在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办公厅任职;2001年10月-2012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担任办公室主任等职务;2012年4月-2014年12月,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2015年1月-2017年10月,担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委员会主任,且2015年7月-2017年10月兼任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12月-2019年10月,任光大证券执行总裁;2021年起担任嘉合基金董事长;2023年7月,任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兼内地业务发展主管、管理委员会成员。
港裕信息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深股通相关股票买卖盘传递、订单申报、接收、接受、处理、核实等与深股通相关的核心服务。此外,公司还开展经济信息咨询、商务信息咨询等业务,并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以承接服务外包的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银行后台服务、软件开发、离岸呼叫中心、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那么,港裕信息为何能够出现在深交所ETF交易金额排名中呢?记者多方了解来看,这与当下市场的一些趋势和特点密切相关。
从业务角色来看,港裕信息虽不是传统券商,但在深股通与深交所ETF交易的业务链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为深股通投资者参与深交所ETF交易搭建了高效的通道,负责订单的精准传递与处理,使得大量交易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积累了可观的交易金额。
也有行业人士分析称,近段时间以来,科技股、医疗股等表现亮眼,这使得跟踪恒生科技、恒生医疗等的ETF交易较多。在陆股通机制的推动下,内地资金与香港资金相互流动,资金应必须借助这一港裕信息通道实现交易,相关交易都统算在港裕信息,这也是其排名突然跃升的原因。
ETF交易账户数量:华泰证券、东方财富领跑
ETF交易账户数量是衡量券商客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上交所数据显示,华泰证券以11.83%的交易账户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东方财富证券以11.19%紧随其后。两家机构的优势主要源于其互联网化运营能力:华泰证券凭借品牌优势以及“涨乐财富通”平台的优势,持续吸引个人投资者;东方财富证券则依托依托其财经资讯平台的流量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开户交易,在ETF零售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营业部排名:沪市一线城市展现集聚效应,深市个人机构分化明显
在营业部层面,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4.52%的沪市ETF成交额占比位居上交所榜首,成为沪市ETF交易最活跃的营业部,业内人士称其主要受益于ETF量化交易。同时该营业部地处上海,毗邻多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各种金融机构,区位优势显著。此外,东方证券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总部等亦表现亮眼,反映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
深交所的营业部排名个人机构分化明显。深交所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排名中,东方财富证券的营业部表现尤为突出。其拉萨东环路、团结路等多家营业部频繁上榜,反映其通过互联网渠道吸引的个人投资者交易活跃。而机构客户交易则集中在华泰、中信、招商等传统券商的分支机构,同时也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例如华泰证券深圳后海中心路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等,凸显机构客户对品牌和服务能力的重视。
做市商服务:中信证券领跑,沪市ETF流动性覆盖率达98%
做市商是ETF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保障。截至1月底,上交所共有33家做市商(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为667只基金提供流动性服务,覆盖98%的ETF产品。中信证券以529只做市服务数量(主做市503只、一般做市26只)成为行业龙头,其服务范围涵盖股票、债券、商品、跨境ETF等全品类。广发证券(512只)、华泰证券(433只)分列二三位。中小券商则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深交所方面,27家流动性服务商为429只ETF提供支持,中信证券、方正证券、广发证券的AA级评价产品数量位居前三。从评价结果看,主做市商的服务质量显著高于一般做市商:上交所主做市商的平均集合竞价参与率达99.76%,连续竞价有效参与率达91.27%;而一般做市商的A级评价占比仅为97%,且无AA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