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3年交易商协会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填补混合类融资工具缺口; ②科创债(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存量为1765只,相较于去年12月2日的1111只大幅增加58%; ③未来或有更多的高新企业参与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特别是民企。
财联社2月12日讯(记者 史思同)华融金租股权或再有进一步变动。
2月12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融金租”)6783.4447万股股份正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招商。若此次转让完成,华融金租这一持股超14年的国资股东将彻底清仓离场。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等问题,财联社记者联系国通公司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从经营层面来看,近年来华融金租业绩持续多年下滑,2023年净利润更是跌近9成。不过2024年以来,华融金租经营情况大幅好转,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净利润15.02亿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个多月前,华融金租控股股东刚刚由中信金融资产变更为中信集团。此次调整虽为中信集团内部股权腾挪,但华融金租与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中信金租则或将因此而面临同业竞争问题。
华融金租6783万股股份招商,持股超14年北京国资股东欲清仓离场
具体来看,本次项目转让方为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通公司”),该笔股份约占华融金租总股本的0.5399%,具体转让价格需面议。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国通公司首次持股华融金租的时间为2010年12月份,目前为其持股0.5399%的第十大股东,而此次挂牌转让若成功出手,也意味着国通公司将随之彻底清仓。
持股超14年后,为何突然决定挂牌清仓所持华融金租股权?对于股权转让的原因等问题,财联社记者联系国通公司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官网显示,国通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全资设立的北京市重要资产管理平台。后于2021年2月,其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获批参与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从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末,国通公司资产总额55.18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9.27亿元;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利润总额4.61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1.97%。
另一边,华融金租为中国首批金融租赁公司之一,前身是1982年设立的中国租赁公司浙江代理部,2001年改制为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由中信金融资产(原中国华融)控股后改为现名。
“四十多年来,华融金租始终保持经营稳健、业绩优良,累计投放超6000亿元,创利超200亿元,服务客户数万户,综合经营指标居全国金融租赁行业前列。”对于自身经营情况,华融金租官网如此介绍。据悉,华融金租目前注册资本为125.64亿元,近5年累计投放租赁项目超2200亿元,支持客户近5800家。
控股股东生变带来同业竞争问题,业绩下滑多年华融金租迎逆风翻盘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是近段时间以来华融金租首次出现股权变动,就在两个多月前其控股股东也才刚刚完成变更。
就在2024年末,中信方面所持股权发生腾挪,中信金融资产将其所持华融金租75.38亿股股份转让给中信集团一事获批。随后,中信集团成为华融金租持股60%第一大股东,中信金融资产所持股份降至25.03亿股,持股比例降至约19.92%。
“出售事项有助于本公司坚持回归本源、回归主业,确保可持续经营发展,符合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中信金融资产表示。然而,对于中信集团而言,此次股权转让则可能引发其内部两家金租公司的同业竞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双方签订这一转让协议的同时,2024年5月份,中信银行曾发布相关公告指出,本次收购完成后,华融金租与该行全资子公司中信金租在金融租赁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合。
对此,中信集团出具承诺函表示,其将力争自取得华融金租控制权之日起5年内,综合运用资产重组、资产处置、股权转让、业务调整、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华融金租一直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业绩更是持续下滑。2020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2.45亿元、76.65亿元、75.39亿元和58.2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60亿元、15.14亿元、12.14亿元和1.58亿元。
不过,经过断崖式下跌后,华融金租业绩却在2024年迎来逆风翻盘。项目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融金租总资产1392.78亿元,净资产212.54亿元;同时营业收入为64.72亿元,净利润实现15.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