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轻松集团的用户规模虽然庞大,但增长已显疲态。活跃用户由2022年的7050万下滑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000万。 ②2024年12月,轻松集团完成重组,将线上疾病筹款服务及运营全部注入北京众意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在众意互联和朵尔医院的全部股权转让予重组后的中朗集团。
《科创板日报》2月7日讯(记者 邱思雨) 奥浦迈的并购计划初步敲定。
今日(2月7日)晚间,奥浦迈披露相关交易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31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00.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2月10日复牌。
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另外,鉴于澎立生物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的业绩补偿协议同样未确定。
交易方案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据披露,奥浦迈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定为32元/股,停牌前奥浦迈股价为39.16元/股,折让率达18.28%。募资方面,公司拟采用询价方式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双方拟在海外协同布局、共享客户资源
对于本次交易原因,奥浦迈提到两者能够在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运营管理体系协同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从业务协同方面来看,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业务具备协同性,均涉及CXO领域。奥浦迈主营细胞培养产品及CDMO业务;澎立生物是一家CRO公司,所完成的药物研发CRO项目中,创新药占比超过90%。
奥浦迈表示,收购后,该公司将实现从“培养基+CDMO”到“培养基+CRDMO”的业务构建。一方面,其培养基产品切入点能够延伸至药物开发关键节点中的早期成药性试验及后续的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阶段;另一方面,两者可实现客户资源共享。
奥浦迈还重点突出了澎立生物对其海外市场的助力。奥浦迈表示,该公司能够整合澎立生物成熟的国际化商务拓展团队,并凭借其已建立的与跨国医药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加速自身培养基产品及服务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与此同时,奥浦迈在交易预案中提到,本次交易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其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将进一步增长,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就澎立生物最新业绩情况,交易预案中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净利润3530.69万元;2023年及2022年则分别实现营收3.11亿元、2.56亿元;净利润5688.47万元、5717.09万元。相对而言,该公司2024年的净利润水平有所下滑。
澎立生物科创板IPO折戟 高瓴、红杉投了
澎立生物所在的CRO行业作为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其需求高度依赖于下游医药或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支出水平。近两年来,CRO行业受到投融资热度减弱、医药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等多方因素影响。因此,CXO公司的净利下滑在所难免。
此前,澎立生物一度冲刺科创板IPO失利。在2024年2月,澎立生物及其保荐人海通证券撤回上市申请。该公司原计划募资6.01亿元,用于金桥临床前研发服务产业基地项目、创新研发平台项目、张江临床前服务产业基地技术改造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与此同时,与澎立生物同期冲刺上市的多家CXO公司也纷纷撤单。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曾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有IPO终止经历的企业,更适合被并购,一是快速解决因撤回IPO,导致触发对赌问题,带来的回购和崩盘风险;二是可以盘活上市公司中的存量标的,通过业务转型升级,来提升存量上市公司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澎立生物背后股东阵容颇为豪华。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澎立生物历经五轮融资。在最新一期2021年10月完成的近亿美元战略融资中,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资本。
同样涉及CXO业务的奥浦迈本身业绩情况也难言乐观:该公司2022年及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2.94亿元、2.43亿元;归母净利润1.05亿元、0.54亿元。2024年全年,其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降62.37%。
同时,该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CDMO业务的订单增长速度和项目执行进度未能完全符合预期,其计提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1003.02万元。
“现行市场环境下,CDMO业务终端价格承压比较大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行业现阶段处于出清的过程中。未来行业出清之后,伴随着客户项目的持续正常推进,相关亏损将进一步缩小。”奥浦迈方面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