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DeepSeek迎部署适配潮,芯片、云计算、智算厂商等陆续宣布适配; ②算卡经销商称中小算力需求在增加。多位受访者认为,长期看DeepSeek将提升算力需求,高质量开源低价模型将带动AI繁荣; ③蛇年前三个交易日,DeepSeek“点燃”了A股科技板块行情。
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 王萧)两家新三板公司——陕西旅游、印象大红袍,近期分别申请A股和H股上市,为今年地方文旅IPO冲刺“拉开序幕”。受此前疫情影响,众多地方文旅企业被迫中断了原定上市计划,经过近两年业绩修复后,才又满足申请上市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推进地方文旅存量资产盘活和支持旅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政策背景下,两家公司申请上市的进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而伴随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市场参与者对这一相对传统的业态如何估值,则是进一步值得观察的点。
演艺业务“主打”
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陕西旅游,近两年业绩显著修复: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8%。2023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则分别为10.7亿元、4.2亿元,较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增长3.8倍、6.6倍。
申请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印象大红袍,体量较小,2023年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翻倍有余,溢利则为4750万元,实现扭亏。但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06亿元、溢利3430万元,却较上年同期收入1.12亿和4099万有所回落。
分业务来看,陕西旅游与印象大红袍的演艺收入都占据最重要地位。陕西旅游财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子公司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贡献3.8亿元营收和2.5亿元净利润,营收占比过半,净利润占比近九成。而印象大红袍去年前三季度的演艺收入占比达95%。
根据印象大红袍提供的第三方数据,两家公司的主打演出剧目——《长恨歌》和《印象·大红袍》,均位列国内文旅演出排名前十。演艺作为文旅产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头部作品的“吸金”能力强,《长恨歌》净利率超六成,《印象·大红袍》则毛利率超六成,成为两家拟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
除演艺外,两家公司的其他业务则表现不一。陕西旅游的第二大业务为索道客运,去年上半年贡献2.25亿元营收和1.14亿元净利润,表现可称亮眼。而印象大红袍的第二、三大业务——文旅小镇和酒店,盈亏则在数百万级别,乏善可陈。
需关注成长性
对投资者而言,拟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定性、持续经营能力和成长性是关注的重点。陕西旅游和印象大红袍“坐拥”华山和武夷山优质文旅资源,分别开发出《长恨歌》和《印象大红袍》两部已是有口皆碑的成熟剧目,业绩稳定性和持续经营能力,在一段时期内有所保障,但“爆款”项目单一,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性从何而来,仍需进一步探索。
印象大红袍在申请文件中提到两点,一是公司正在开发一部名为《月映武夷山》的新剧目,首演日期预计为 2025年4月,二是计划收购新的旅游演出项目(收购前提条件为:项目每年吸引15万观众、产生1500万收入)。此两点若能顺利实施,有望带来一定的成长空间。只是,任何文艺作品能否赢得观众口碑都存在不确定性,新的演出项目能否复制《印象·大红袍》的成功,需要时间检验。至于演艺项目收购,由于文旅地域性强,业主方跨区域收购项目进行运营的难度较高,投资周期也更长,贡献业绩难以一蹴而就。若翻阅陕西旅游去年半年报,其成立于2019年、主要业务同为演艺的子公司陕旅(泰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期内营业收入385万,净利润则为-1185万。
归纳而论,陕西旅游和印象大红袍凭借成熟、成功的演艺项目,在众多有上市计划的地方文旅企业中,盈利能力有可圈可点之处,较部分依赖景区门票收入或尝试重资产开发模式的已上市文旅企业,也有一定吸引。如,黄山旅游(600054.SH)在去年三季报中提及,由于黄山风景区免门票力度加大,有效购票人数减少,营收和利润均出现同比下降。而张家界(000430.SZ)预计2024年大幅增亏至5.5至6.5亿元的原因,则在于其开发的大庸古城项目计提资产减值进一步扩大。若聚焦演艺业务横向对比,宋城演艺(300144.SZ)是可参照的对象——投资者对宋城演艺持续关注的一点便在于新项目的成长和孵化。
另据公开信息,迄今公开表示有上市计划或已进入上市流程中的地方文旅企业多达数十家。陕西旅游和印象大红袍率先冲刺A股和H股,为其他企业立下风向标。文旅企业重启上市,在盘活地方文旅存量资产方面有望发挥积极作用,且受益于文旅消费持续升温,2025年或是“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