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一波降费并不是终点,未来将有更多的基金公司旗下QDII基金加入降费大军。 ②降费不仅是对投资者需求的回应,更是对基金管理人专业能力的检验。 ③为在降费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基金公司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投研能力,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投资者,而不是单纯依靠高费率获取利润。
开栏语:斗转星移间,又是一个蛰伏、萌动、繁茂、收获的往复。新岁已至,新发展可期,财联社对行业发展的关注一如既往。蛇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再度开启2025年“券商·基金业新年献词”专栏,诚挚邀请券商、基金公司掌舵人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年献词,共谋发展蓝图。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 王彦杰
岁序常易,2025 年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代表国投瑞银基金全体员工,感谢各位投资人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任,祝愿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安康。
展望 2025 年,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将更趋复杂。美元因其避险特性及全球资本流动的支持,将持续强势。此外,欧元在欧元区内部投资不确定性和美国对欧盟汽车业关税风险的影响下或将承压。整体来看,2025 年的外汇市场将继续受到全球政策和地缘政治动态的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贸易谈判的进展。
海外市场方面,欧美经济呈现分化,投资者将偏好美元资产。发达经济体除北美外普遍增长停滞,欧洲经济压力迫使其货币政策转向。美元获得基本面支撑,美国经济韧性强,紧缩周期影响有限。尽管低收入群体面临通胀压力,整体消费仍然稳健。展望 2025 年,消费增速虽有放缓,但足以支撑经济增长。投资环境向好,流动性充裕,加之减税和监管放松预期,投资前景仍可乐观看待。
2025 年美国通胀面临上行风险,但最终走向取决于多重因素。关税与减税政策势必带来通胀潜在压力,但政策落地速度及货币政策调整仍然可以使通胀上行的节奏得到控制。展望 2025 年,美股市场具备继续上涨的基本面支撑,主要得益于经济韧性、宽松金融环境和降息周期。虽然目前估值偏高,但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当前经济基本面更为稳健;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升级,对于生产力的提升,仍将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国内方面,展望 2025 年,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宏观经济转型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交织。在投资布局方面,建议投资者采取稳健防御策略,优先配置具备稳定现金流的高股息标的和低估值优质价值股,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调整窗口和重大政策机遇,择机布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成长资产。
从市场估值维度观察,A 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2025 年经济持续复苏有赖于更为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组合拳,包括信贷投放扩容、利率结构优化以及财政赤字适度扩张等举措。值得注意的是,A 股市场在地缘政治变局和监管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可能呈现相对防御性特征,而海外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则可能因全球流动性格局变迁而波动加剧。
落到资产配置角度,美国市场走势将由宏观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主导,新政府政策可能引发波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将持续引领市场,企业盈利将成为投资关注重点。美债利率风险偏向下行,美联储降息次数可能超出当前市场预期。
基本面因素、劳动力市场疲软及科技泡沫破裂等因素可能导致收益率下降,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可能呈现牛市变陡走势。对于 A 股市场,我们持审慎乐观态度: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建议投资者在 2025 年开局阶段采取稳健防御策略,优先布局具备可持续现金流的高股息标的与低估值优质价值股。在市场呈现显着调整契机、政策端推出实质性改革举措或地缘政治风险趋于缓和等关键时点,可择机加仓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高贝塔品种,尤其关注港股市场的战略性配置机会。黄金作为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核心选项,也是对冲地缘政治动荡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选工具。当前,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叠加新兴市场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强劲需求,为金价走势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 年,国投瑞银基金将持续秉承“用心投资未来”之初心,与广大投资者携手共进,履行资产管理机构的社会责任,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健、更持续的投资回报。
相关话题:证券基金业新年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