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元证券聘任张国威为公司执委会委员、首席信息官,聘任黄越为公司执委会委员; ②国元证券“80后”高管有5位,分别是总裁胡伟、副总裁陈宁、梁化彬、李洲峰以及此次新聘任的黄越。
财联社1月6日讯(记者 林坚)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听有所长提起,“最近还有重要角色要入职。”有入职便意味着原供职单位的离职。去年以来,类似信息已寻常见,不得不说,近一年多卖方研究领域的人才变化,令人感受到了“熙熙攘攘”。
卖方研究暗流涌动,也发生在方正证券研究所上,管理层迎来半年内的第二次变化。
根据中证协官网,方正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电子首席分析师、智能汽车大组组长的郑震湘最新执业机构已变更为国盛证券,变更日期为2024年12月底。2023年8月,作为国盛联席所长的郑震湘加盟方正证券。这也意味着,仅1年多时间,郑震湘重回国盛。
至此,方正证券研究所“铁三角”已经只剩两角,即副所长刘章明与曹凌松。
郑震湘最新执业机构已变更为国盛证券
之所以郑震湘的变化引发关注,还在于近一年时间里方正研究的陆续变化,包括首席策略、首席宏观、电子两首席陆续离开。
先是2024年7月,原方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柳龙加盟西部证券,担任首席策略分析师;再到同年11月,原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加盟东吴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原方正证券电子行业联席首席佘凌星,也就是郑震湘团队的一员,也已加盟国盛证券;同样是方正证券电子联席首席李志呈也已离职,目前在中证协官网未有最新执业信息。
2023年,曾一度因人员流失而有过滑坡的方正证券研究开始加大发力程度,并表示“在三年内要打造与方正证券市场地位相匹配的大型卖方研究所”,与之同步的是研究所管理层、研究团队的配置强化。彼时5月,天风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刘章明出任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
同年8月,方正证券研究所领导班子,业界所形容的“铁三角”刘章明、郑震湘和曹凌松正式组建完成。不过到了2024年8月,也就是一年后,方正证券对管理人员职能进行调整,刘章明不再担任研究所行政负责人,被调整为研究所副所长,由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吴珂兼任。
“铁三角”只剩两角
业界一度有流传刘章明将离开方正证券研究所,目前并没有最新动态官宣。在当前研究所管理层中,刘章明与曹凌松更为相熟。曹凌松和刘章明曾在申万宏源研究所共事,曹凌松彼时负责人力工作,曹凌松入职方正证券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时,主要负责人力和中后台管理。
据记者了解与梳理,目前,方正证券研究所管理人员包括副所长刘章明,副所长曹凌松,副所长及机械军工首席分析师李鲁靖,所长助理王泽华与许旖珊。研究所目前行政负责人由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吴珂兼任,研究所所长也由吴珂兼任。
2024年以来,方正证券研究所管理层及部分首席陆续有所调整。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包括曹柳龙、芦哲、佘凌星、李志呈等的调整都发生在这一年多内。2023年6月,曹柳龙加盟方正证券,2024年7月离开了方正证券;芦哲于2023年11月加盟方正证券,并于2024年11月离开;包括郑震湘、佘凌星、李志呈均是2023年8月左右加盟方正证券,并于2024年年底离开。普遍来看,他们在方正证券研究所工作的时间大约为1年。
卖方人员流动更加密集
尽管方正证券研究所经历了一系列管理层及部分首席研究员的调整,但整体而言,研究所维持了相对的稳定性,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分析师变动。根据中证协官网,方正证券研究所注册分析师还有61位,较2024年仍有所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方正证券研究业务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战略性调整,这由管理层的变化体现出来,不排除在机制管理、业务风格上有新的变化与权衡。不过基于方正证券研究所人员变动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公司层多次提到研究业务是方正证券的重点业务之一。
方正证券管理层曾坦言不会放弃研究业务,而是抱着坚定要做好做优的心态。公司多次表态,研究业务要坚持人才质量与数量的全面升级,持续夯实产品与服务体系、分析师管理体系、销售管理体系等,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研究为本、内外兼修的大型卖方研究机构。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方案正式落地,券商研究业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全行业的共识。分仓佣金方面,方正证券2023年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降低17.69%,排名第24。
这样的影响也反映到卖方从业人员变动上。从全行业来看,特别是降本、降佣背景下,卖方从业者的人员流动就更加密集。
据中证协官网,2024年初至今,有注册机构的分析师人数净减少的有华林证券、江海证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金圆统一证券、东方证券、世纪证券、中天证券、华龙证券、国新证券股份、华金证券、中银证券、万和证券、国投证券、瑞信证券(中国)、申港证券、德邦证券、首创证券、红塔证券等19家券商。德邦证券、首创证券、红塔证券3家券商分析师净流出数量居前三。
近一年券商分析师变化(中证协官网数据)
此外,记者草根调研及梳理发现,2024年下半年以来,有发生卖方分析师变动的至少有国投证券、兴业证券、国联证券、西部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国泰君安、华福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申港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安证券、长江证券、德邦证券、国海证券、国盛证券、长城证券、华西证券、广发证券、开源证券、山西证券、海通证券、中泰证券、五矿证券、方正证券、银河证券、华源证券、中金公司、华鑫证券、甬兴证券、民生证券、申万研究、华创证券等至少35家券商的研究所。
卖方流动的理由各有不一,部分是研究业务战略、政策、机制调整的结果,以及研究所管理层变动带来的连带效应,还有的是行业压力下的“出走”。对于分析师个人而言,行业变革意味着一场残酷的淘汰赛,能否留在牌桌上取决于个人能力,走过大扩张阶段的卖方研究所也迎面遭遇着严峻的出清,具体到个体,一部分业绩平平的研究人员可能会被加速出清,而那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明星分析师”,则将成为众多机构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不过,即使研究业务在费率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下,会面临残酷的产能出清,但资本市场对卖方研究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为寻求新的转型路径和多元的盈利模式,部分券商正通过大力招揽人才逆势布局,聚焦提升研究业务质量,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从业人员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