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5年,金融“稳地产”依旧是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明确的重点工作。②进入2025年,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纷纷表示,将通过多种手段,全面加强对辖内金融活动的监管力度。③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不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也将金融促“消费”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财联社1月3日讯(记者 夏淑媛) 近日,保险业协会披露2023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共涉及147家险企,其中财产险公司77家(A类25家,B类48家,C类4家),人身险公司70家(A类22家,B类45家,C类3家)。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在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已经连续3年无D类机构。从2023年度来看,有17家险企经营评价结果降级,人身险公司8家,财险公司9家。其中,长安保险、鑫安汽车保险评级从B类掉至C类。
自2015年开展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以来,有7家险企连续9年被评为A类公司。其中,3家人身险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4家财险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阳光财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国际为例,贝氏(A.M.Best)这家创始于1899年的全球性评级机构,每年都给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打分排名,从外部向经营组织施加压力,对机构和管理层形成外部激励和约束,以清晰的标准和规则,推动行业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对世界保险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借鉴国际经验,又立足中国国情,保险业协会每年岁末发布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其所发挥的督促各家保险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实施分类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和消费者评价一家保险公司良莠的重要参考,也是判断保险公司管理层经营成果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70家人身险公司:A类22家、B类45家、C类3家
每年岁末,保险业协会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作出年度评价。
法人机构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险公司“三位一体”监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类监管评价体系一起,分别从经营效果、服务水平和风险状况3个不同角度对保险公司进行评价。
在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A类公司是指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B类公司是指经营正常的公司;C类公司是指存在问题的公司;D类公司是指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
在披露2023年度经营评价结果的70家人身险公司中,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数量有所上升。
其中,A类22家,较2022年增加4家;B类45家,较2022年减少10家;C类3家,比上年减少3家;无D类机构。
具体来看,工银安盛、中意人寿、交银人寿、利安人寿、光大永明、人保健康、民生人寿、招商仁和、中银三星、北京人寿、国联人寿、财信人寿成功实现由B到A的跨越;三峡人寿、中韩人寿、君龙人寿3家公司从C类晋升到B类。
但也有部分公司,如新华保险、中邮人寿、阳光人寿、泰康养老、安联人寿、太平养老、同方全球、复星联合健康从A类滑落至B类。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在近4年的保险公司经营评价中,有7家人身险公司连续上榜A类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友邦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中英人寿。其中,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已经连续9年被评为A类公司。
77家财产险公司:A类25家、B类48家、C类4家
在披露经营评价结果的77家财产险公司中,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其中,A类25家,比上年增加2家;B类48家,比上年减少1家;C类4家,较去年减少2家,无D类。
具体来看,国元农险、国任财险、北部湾财险、京东安联、利宝互助、众惠相互、三井住友、凯本财险、日本兴亚9家公司实现由B到A的跨越;海峡金桥、史带财险、汇友互助、太平科技成功从C类公司晋升至B类。
永安财险、华农财险、阳光农业、中原农业、三星财险、东京海上、日本财产7家公司则从A类滑落至B类;长安保险、鑫安汽车保险从B类掉至C类。
综合近4年经营评价结果来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阳光财险、英大泰和财险、紫金财险、鼎和财险7家财险公司连续上榜A类公司。其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阳光财产已经连续9年上榜A类公司。
中国保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德明律师表示,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通过对保险公司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3个方面1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引导保险公司通过行业比较等发现自身不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据悉,保险公司经营评价工作已经连续开展9年。早在2015年,为综合评价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原保监会印发了《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并由保险业协会负责具体实施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