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次IPO,赛分科技拟募资8亿元。但实际募资金额仅为2.1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0.5亿元,实际募资净额约1.66亿元; ②公司扬州生产基地于2021年正式投产,一期工程年产能达2.48万升,单批次产能达500升。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总产能将达到20万升。
《科创板日报》12月30日讯(记者 吴旭光)日前,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获受理。
该公司拟发行6739.7940万新股,融资12.0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等。
其选择上市的具体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IPO,恒坤新材自产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且部分自产产品毛利率仍为负值。未来,该公司在本土化替代过程中,如何实现自产产品盈利能力提升以及业绩可持续增长,是市场普遍关注的话题。
引进产品收入占比近四成
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1年至2024年6月各期期末,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1亿元、3.22亿元、3.68亿元、2.38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012.86万元、1.01亿元、8984.93万元和4409.92万元。
恒坤新材业绩增长的背后,该公司的政府补助金额等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颇高。
报告期各期期末,恒坤新材获得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054.66万元、1911.72万元、1676.20万元和831.51万元,占该公司各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100.78%、15.24%、16.05%和 15.56%。
恒坤新材表示,若未来政府补助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未能满足相关要求导致无法取得政府补助或获得的政府补助减少,可能对公司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具体从该公司产品收入结构看,恒坤新材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分别为自产产品、引进产品。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833.69万元、1.24亿元、1.91亿元和1.4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22%、38.94%、52.72%和61.64%。
引进产品方面,具体包括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等。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引进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9751.65万元、1.94亿元、1.71亿元以及9006.7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78%、61.06 %、47.28%和38.36%,占比虽然逐年降低,但仍较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报告各期,该公司近四成及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或不足以体现该公司的科创属性。
恒坤新材表示,在引进过程中,该公司需全面跟进客户送样测试等,进行定制光刻材料引进,体现了公司在产品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与竞争实力。
自营前驱体材料毛利率为负值
根据招股书,恒坤新材自产产品主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
针对公司光刻胶材料出货情况,恒坤新材表示,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自产KrF光刻胶和i-Line光刻胶已累计量产供货超过2100加仑。同时,其已有超过15款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以及ArF光刻胶进入验证流程,部分产品已验证通过。
有半导体新材料行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工艺制程看,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属于中低端光刻胶,目前看,这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包括北京科华、晶瑞电材、南大光电等,很多公司已经实现量产,且规模不算小。
“目前看,i-Line光刻胶技术难度并不算高,早在2018年,该公司i-Line光刻胶产品已完成客户验收,并实现批量出货。”华中一家光刻胶上市公司董秘办人士补充说道。
有新材料领域产业基金投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国内光刻胶发展水平来看,原材料、配方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像降本、突破性能指标、匹配下游客户等,都需要依靠这两个指标实现突破。在此基础上,是生产工艺、设备等方面进步,这些会对降本等本土化替代,产生直接影响。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从恒坤新材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方面,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树脂、添加剂等,所需的设备主要为光刻机、缺陷扫描仪等检测设备、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生产设备等,主要仍需通过进口,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恒坤新材自产业务的前驱体材料产品,存在毛利率为负的风险。
据悉,在前驱体材料领域,恒坤新材目前自产材料以TEOS为主。恒坤新材子公司大连恒坤通过引入韩国Soulbrain公司TEOS生产管理技术实现自产,产品纯度可达9N级别。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分别为-644.76%、-329.59%、-19.91%和-8.67%,毛利率持续上升但仍为负值。
恒坤新材表示,主要是因为产品处于市场推广期,产量较低,单位固定成本较高所致。
对于恒坤新材光刻胶产品本土化程度、客户端验证进展,以及公司核心技术体现等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发送邮件至恒坤新材证券部,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相关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