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4Q3末寒武纪预付账款和存货均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 ②长期来看,AI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推动了算力硬件的需求。
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 陆婷婷)AI发展正酣,其在端侧的落地风潮也涌现而至。近期行业厂商齐推AI智能眼镜新品,与此同时,部分爆款产品预售全面售罄、相关应用下载量暴增等消息频传,产业链上则有大量公司争相布局,无不显示出AI眼镜赛道的“火热”。
随着大模型、计算机等底层技术持续进阶,AI的应用形态也在创新发展,智能眼镜正逐渐成为重要的AI硬件落地载体。业内普遍猜测,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在此背景下,产品代工、配镜及镜片、零部件供应链等厂商将受益,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利安隆(300596.SZ)证券部获悉,或受AI眼镜需求驱动,公司FCCL产品的订单量从六七月份开始就明显有上涨。
不过,目前市面上的AI智能眼镜出现同质化倾向,功能集中于拍照及录像、音频播放、大模型助手等。头豹研究院AI行业分析师饶立杰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AI技术进步等,AI眼镜行业将迈向品牌分化与差异化竞争的新阶段,同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并趋向于形成统一的商业模式。
“百镜大战”启幕
“眼镜成为端侧AI率先落地的场景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硬件特性和多模态AI功能的结合。”饶立杰提到,当前技术已支持眼镜集成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AI功能,从而实现更自然直观的交互。智能眼镜能利用摄像头捕捉图像、麦克风识别语音,并结合AR技术呈现虚实交融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是个人AI Agent的理想形态。
进入2024年下半年, AI智能眼镜热度持续升温,新品发布浪潮来袭。
11月份,国内AR企业代表Rokid推出了集合多模态AI大模型的Rokid Glasses,百度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该产品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12月19日,闪极科技正式发布旗下首款AI眼镜,首发售价999元。另据市场消息,雷鸟创新、小米、华为、字节跳动、Meta、三星、魅族等多家公司将在2024年底至2025年发布智能眼镜产品。
“多家厂商集中发布智能眼镜产品,体现了智能眼镜市场具有的显著潜力和吸引力。”饶立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智能眼镜市场未来将展现多元化、高竞争性与快速发展的特点。
2025年或为AI眼镜产品起量的重要时间节点。根据wellsennXR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到2035年,AI智能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
值得注意的是,AI加持下智能眼镜获得的市场反响颇为热烈。闪极科技方面称,AI拍拍镜共创版预售仅24小时,其原计划在春节前排产的总计50000台机器已全面售罄。高盛分析师Jack McFerran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Meta智能眼镜相关应用的下载量呈现爆炸式增长。SensorTower的应用下载数据显示,MetaView配套应用的下载量在10月同比暴涨超过200%。
洛图科技预计,到2025年,AI功能在智能眼镜市场的销量渗透率将突破60%。
概念股迎机构密集调研
随着AI眼镜爆火,亿道信息(001314.SZ)、博士眼镜(300622.SZ)、齐心集团(002301.SZ)、佰维存储(688525.SH)、数字政通(300075.SZ)、佳禾智能(300793.SZ)等相关概念股也迎来机构密集调研,有的公司12月迄今机构来访接待量高达45家。股价也接续上涨,比如,目前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等品牌开展合作的博士眼镜,7月18日至12月27日股价区间涨幅超372%;与闪极科技等联合打造AI智能眼镜的云天励飞-U(688343.SH) 9月13日迄今股价达126%。
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向财联社记者透露AI眼镜业务进展。天键股份(301383.SZ)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智能眼镜相关产品还在研发过程中,有部分的产品已经在试产阶段,何时实现量产暂时还不确定,但是我们预计明年上半年陆续会有出货。”
雷神科技(872190.BJ)将在明年1月举行的CES上宣布进军全新品类智能眼镜,首次发布涉及三款不同技术原理的产品。
亿道信息近期发布AI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SW3010。据悉,该眼镜重量约45克,搭载骁龙AR1 Gen1芯片,同时搭配12MP超广角摄像头及5MIC阵列,支持Always on的多模态AI交互。亿道信息证券部人士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AI眼镜目前是已有订单,在试样优化的阶段,没有达到量产阶段。对于何时可出货,该人士称,“以客户的进度和计划为主”。
利安隆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收购的韩国企业有双层的FCCL产品是用在AI眼镜里面的,具体单机用量和哪个客户在用暂不清楚。FCCL是一个比较小的元器件,单机用量不是特别大,但确实这个产品今年的订单量明显有增长。
当记者问及是否是AI眼镜需求驱动时,该工作人员回复称,“我们理解是的,因为从六七月份开始,这个订单量就明显有上涨,而那时刚好是AI眼镜的一个高峰期”。
在AI智能眼镜厂商不断推出新品的背景下,鹏鼎控股(002938.SZ)、长盈精密(300115.SZ)等零部件供应链企业或将受益于产品放量。
多方“抢食” 谁将率先突围?
AI智能眼镜产业链涉及光学、芯片、显示、结构件、麦克风、摄像头等。
有代工企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AI眼镜自Meta发布后开始兴起,目前来说,包括手机厂商、眼镜厂商以及本身做消费电子的厂商都有意愿去做AI眼镜,但目前该领域还处在发展态势中,市场上出现专做音频、带摄像头、具备显示和AR功能等类型的产品,有一定雷同,很多厂商目前还在观望看哪类产品更适合打造差异化性能。
目前,AI眼镜产业的发展尚存痛点。饶立杰提到,一是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企业在光学模组、微显示屏、感知交互和主控芯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发;二是目前用户需求和接受度较低。
产品层面难点在于重量、成本、性能、续航等方面的基本权衡。上述代工企业人士坦言,AI眼镜涉及很多零部件,而且它有电池,重量方面比较难去克服,目前进入市场的产品较少,可能有些厂商也在等技术方面的迭代。
“未来手机厂商、科技巨头以及智能眼镜领域的初创企业有望抢占市场先机。”饶立杰认为,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后,正将经验和技术延伸至智能眼镜领域,具备较强的智能硬件整合能力。其次,科技巨头凭借其在AI、AR和VR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有望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此外,专注于智能眼镜领域的初创企业,如影目科技、Rokid等,凭借对行业的深耕理解,具备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优势,打造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根据国金证券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海外大厂也在积极布局。
“随着众多科技巨头的涌入,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预计将变得更加激烈。这既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促使各企业在产品功能、用户体验及定价策略上展开竞争。同时,这也将推动智能眼镜供应链的逐步优化,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积极影响。”饶立杰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