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货ETF管理规模排名前十家基金公司的合计规模及在全部基金公司中的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 ② 仅6家非货ETF规模排名保持不变,其余18家位次提升,27家位次下滑,还有1家在2024年新参与市场。
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 闫军)还有两个交易日,2024年的A股即将画上句点。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超14%,日K走势相当能够代表投资者的体验。年初微盘暴击,指数在2月触及年内低点,快速反弹后,情绪又迟疑分歧,遭遇连续缩量。随后,“924”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最大分水岭。对于市场而言,抓住了后半程机会,就能过个好年。
和2023年主动管理的直到最后一刻,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成为冠军不同,2024年尽管还有2个交易日,公募基金主动管理冠军已经基本锁定,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回报率75.9%。以近20%的优势,断崖式领跑。
冠军基已经预定,主动基金经理们开启了亚军争夺战,目前第二名是金梓才管理的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回报率为56.85%,不过,回报率超过50%的还有陆阳和雷涛、韩浩、周德生、张宇帆和马丽娜、王鹏、王晓川、王森、张林等人,竞争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是ETF大年,被动基金规模在近三季度超过主动基金,但是基金公司对主动基金经理的宣传与露出明显增多。多家机构也认为,主动权益基金仍然是追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5个问题,梳理即将过去的2024年公募主动基金和主动基金经理。
第一,冠军已经基本锁定,雷志勇是谁?
第二,谁有望拿下亚军?
第三,为何规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第四,主动基金经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第五,绩优主动基金经理们如何看2025年?
第一,冠军已经基本锁定,雷志勇是谁?
雷志勇的冠军相在下半年已经有所展露,今年8月底,在全市场抱团红利之时,大摩数字经济在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二。
彼时雷志勇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和人工智能都获得市场青睐,基金经理认为红利资产和人工智能看似两个不同方向,但本质上体现了同一种思路,即确定性。成长板块的确定性来自业绩高增长,订单不断甚至供不应求。上半年遭遇极端波动时,能够在确认产业趋势和标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的前提下,做好了坚守与结构性调整。
到了三季度末,大摩数字经济已经在偏股混合排名第一,延续到了年末,并把优势进一步放大,此次拿下第一名,也是外商独资基金首次斩获冠军。
全年来看,大摩数字经济在今年2月市场反弹开始领先基准、沪深300以及偏股混合平均收益率。雷志勇产业出身,在投资过程中将确定性放在首位、并且准备把握了节奏。从基金经理复盘来看,一季度集中配置光模块、PCB等高确定板块,二季度减仓小市值算力公司,924以来仍坚守策略,到了年底市场又开始重新聚焦基本面,产品再次赢得相对收益。
第二,谁有望拿下亚军?
冠军基本锁定,亚军的争夺则进入白热化阶段。今年以来,主动基金回报率在50%有16只,回报率在45%以上有25只,在可能性上来讲,均有机会。其中,2-16名回报率区间为50.5%至56.85%之间,相差不足7%,谁能拿下亚军、季军?这就变得非常有看头。
目前进入决赛圈的,最热门的莫过于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不仅排名暂排第二,进入决赛圈的产品也最多,达到5只。
陆阳和雷涛管理的德邦鑫星价值、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周德升管理的国融融盛龙头严选、以及张宇帆和马丽娜管理的工银新兴制造等产品同样希望很大。
有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最后两周,冠军基之战已经硝烟弥漫,绩优基金公司之间交流显著减少,“大家都相互打听基金经理近期的想法和策略,但是各家从基金经理到研究员都守口如瓶。”
不过,从持仓来看,这些基金三季度末均为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长电科技等个股,重仓股高度重合,最后谁能胜出,还得看谁的持仓中独门股跑得更好。
第三,为何规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今年绩优基金的显著特点还在于规模小。除了雷志勇、金梓才、王鹏、郑巍山管理规模较大之外,其他均为规模较小的基金。仅有几千万、1亿多的产品比比皆是。
业内指出,规模较小的基金名列前茅,首先不能否认基金经理把握住了机会,其次,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规模较小的产品更为灵活,调仓换股更易转身。
与此同时,更为无奈的是,多只绩优基金在业绩不断攀升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赎回。“越涨越卖”也成为不少绩优基金规模较小的原因。
第四,主动基金经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近期,基金公司在主动经理经理的传播上明显加大了力气。不少基金公司主动权益投资的破局之道,比如今年在ETF上发力较多的摩根资产管理,从人才引进、产品梳理、内部管理等多个角度再次对主动权益的投研体系做了全新的升级。
从当前来看,大摩数字经济回报率也领先涨幅最高的南方上证科创板芯ETF,主动基金经理们能否重获信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主动管理依然是体现专业的信仰,亦是收入的关键。业绩的基础依然是贝塔,但总有人能做出阿尔法,后者就是主动管理的魅力。
多家机构研报也认为,从历史业绩、市场适应能力、专业基金经理的价值来看,主动权益基金仍然是追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民生加银认为,快速上涨的牛市中,被动指数基金通常表现更好,但在市场主线不明确的阶段,主动权益基金由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往往能够通过调整仓位和选股来寻求符合投资目标的收益组合,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浙商证券也表示,2025年主动基金超额仍有机会重新走强。2005年以来主动股基在扣除不低于1%费率成本后,依然相对A500指数提供2%的年化超额、压降4%的年化波动,并且保持了低投资门槛和较高透明度,性价比并不低。但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要重构信任机制,当下必须回答投资者两个问题:1)整体上主动基金的超额何时回归?2)结构上,如何提供超越ETF的产品?
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ETF日渐深入人心,主动要重回投资者眼中,上一轮明星基金经理给投资者带来的伤害尚需修复。
第五,绩优主动基金经理们如何看2025年?
展望新一年,基金经理们观点陆续发布。
对于科技板块,雷志勇表示,2025年仍然会持续跟踪宏观基本面、行业景气度和个股的业绩表现。重点关注英伟达芯片的进展,封装产能,以及中美关系动态变化或可能导致的制裁等。但从大方向来看,我们仍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景气趋势向上的领域。
在趋势判断上,金梓才认为,本轮行情在中短期,包括在2025年,主要还是靠流动性带来的估值驱动的。所以,相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配合,有政策的不断落地和推进更为重要。从9月24日政策组合拳,到10月12日财政部会议定调总体又超预期,再到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时隔15年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要会议表态积极、增量政策不断出台,这种政策基调给市场维持较高估值水位带来了可能性,期待2025年具体政策的落地和推进,以及政策到位后,有望解决地方隐性债务与房地产库存问题,为地方政府减轻负担,国内有效需求有望逐渐恢复,对整个经济的企稳反弹起到帮助。
西部利得基金公募权益部总经理何奇指出,展望后市,房地产、股市政策力度有望持续,中国资产的价格重估正徐徐展开,预计A股在2025年有望迎来较好的结构性行情,但上行空间受到国内政策决心和全球宏观环境影响。
在行业板块方面,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马丽娜表示,2025年看好两个方向:第一是AI驱动的科技产业;第二是内需中过去两年供给出清,格局优化的方向。
“2025年科技板块,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有望继续成为2025年的投资主线。”招商移动互联网基金经理张林同时认为,潜在的风险也需关注,包括内需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海外经济和地缘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的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对全球贸易体系和中美经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对于科技产业来说,潜在的风险因素是AI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例如大模型能力提升步伐放缓,行业应用迟迟难以落地或者大面积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