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巨额融资密集落地,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获资本青睐,传统产业链公司纷纷加码; ②政策强劲推动、AI技术突破赋能,以及市场前景共同催生了这场资本盛宴; ③热闹背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仍是难题,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更是行业“终极考题”。
▍写在前面
“周期的故事每个行业都在上演,风口来的时候通常不是万事俱备,低谷总是比想象的漫长难熬。”
这是去年年末,我们第一次做脱口秀年终策划的时候,开篇词里写到的一句话。
转眼今年也要过去了,周期的故事仍在续写。AI、机器人的风口让人目不暇接,锂电与光伏从“新能源双雄”变为“难兄难弟”。
于记者而言,去往更多的现场,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而这一年不一样的是,我们试图在财经报道的基础上,拓展与“人”有关的多元视角——
比如,通过“萝卜快跑,背后有人”的选题,去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在公司调查报道中,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来更完整地展现冲突;在“中国制造的世界时间”专题中,报道出海企业的同时,也报道一些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情”......
因为与所报道的行业相处久了,我们深知,行业任何细微的变化背后,可能是公司的沉浮,是财富机会的流转,也是个体命运的起伏。
今年的脱口秀依然邀请到了十位记者同事,用一种轻快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眼中行业的微澜。
与去年“此时此刻,彼时彼刻”的主题相比,今年我们希望把目光更多地放在现在和未来——在变化中期待未来,也要有耐心等待。
往年回顾:
▍出品:公司新闻部
▍策划:刘琰 颜沁
▍记者:(按序)武超 王碧微 付静 崔铭 刘梦然 曾楚楚 张良德 肖良华 陈抗 刘建
▍编辑:刘琰
▍设计:孙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