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海外用户抢滩小红书引爆A股市场情绪; ②市场放量大涨原因为何?核心宽基ETF成交额批量放大; ③外资机构近期罕见集体唱多,春节前情绪是否转向?
财联社12月26日讯(记者 闫军)因圣诞节假期,港股休市两天半,但港股相关ETF却“离奇”涨停了,发生了什么?
12月26日,港股通红利低波ETF、红利港股ETF涨停,溢价率高达14.11%、15.31%,便是涨幅为5.6%的港股央企红利ETF,溢价达到了15.28%。
港股已经两天半没有开市,港股主题的ETF持续在盘中交易,围绕着溢价、套利、风险,投资者讨论了两天。直到26日,还有投资者表示,看到这个高溢价,只有一个想法,现在该不该跟风买?
溢价超过15%,ETF为啥不与港股交易时间同步?
最近两天,跨境ETF之后,港股ETF也登上高溢价排行榜。两类ETF溢价的原因很简单:跨境ETF依然是QDII额度的老生常谈;港股ETF则是港股休市,但场内ETF依然在交易,ETF无法通过申赎实时调整供给,再加上多数ETF规模不大,进一步引发了炒作。
具体来看,标普消费ETF溢价最高,达26.21%,红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红利ETF、港股通红利低波ETF以及标普500ETF溢价率均超过10%;换手率方面,标普消费ETF换手率以646.67%居首,港股央企红利ETF换手率同样超过610%,港股通红利低波ETF换手率超5倍、港股红利低波、红利港股ETF换手率超4倍,中韩半导体ETF换手率也超过1倍。
规模越小,越好炒作,多只港股主题ETF基金份额仅几千万,2亿左右资金即可带来4倍以上换手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ETF出现折溢价的本质在于特殊的交易机制。ETF基金可以在两个市场上进行交易,并且拥有两个价格,既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赎,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实施交易,由于定价方式的不同,同一只产品在两个市场展现的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近年来,跨境ETF投资火热,二级市场需求攀升,但是因QDII额度、外汇额度限制,削弱了交易效率,就放大了ETF折溢价波动的范围。不同于A股比较畅通的套利机制,额度的限制使得能够套利的投资人减少,溢价套利的效率则会受到限制,使得相关ETF可能产生大幅溢价并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对于此次港股ETF的溢价,则主要是受交易时间差异导致。海外市场通常与A股市场的交易时间有所“错峰”,使得IOPV数据难以实时准确地更新。当海外市场休市时,相应的跨境ETF需要暂停一级申赎、只能进行二级市场的交易,一二级市场的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高溢价的情况。
这时投资者或许会疑惑:港股ETF与港股交易时间同步的话,即可避免高溢价,为何二者交易时间不同步?有公募人士表示,内地公募发行的港股ETF历来都是暂停申赎,不暂停交易。因为暂停申赎,投资者交易不涉及份额增加,也不涉及ETF补券等,只是场内博弈。
另有公募人士表示,主要还是在A股上市的港股ETF,在交易时间上跟随了A股,这也是跨境产品本来要面对的问题。
仅3天,ETF溢价风险提示多达70多条
那么,回到投资者的问题,这种高溢价ETF可以买吗?
有基金经理表示,场内ETF买单增多推升价格,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且最终会回归合理的价值水平,ETF的折价和溢价最终也会以不同的时间进度被抹平。这背后是一套套利机制,如果是溢价,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一揽子股票”并通过ETF的一级市场申购获得ETF份额,再在二级市场上卖出ETF份额,“低申高卖”赚取收益。
“等ETF打开申赎后,就会有投资者申购出来卖出ETF套利。”上述人士指出,高溢价的状态往往也透露出市场交易过热的信号,一旦情绪回落或者基金打开了申购,套利者涌入,基金价格可能马上就会回到净值附近,溢价幅度便可能缩减乃至消失。
在机构看来,那些在高位购入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短期内溢价回落所带来的资本损失,实际上是为高昂的市场情绪买单。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面对高溢价时需要更加冷静,关注其蕴含的回撤风险。
因此,基金公司会在ETF出现高溢价时提示风险。24日以来,跨境ETF、港股ETF公布溢价风险提示的公告多达70条。
此外,也有多家基金公司通过科普文章提示投资者,在挑选ETF产品时,投资者应当全面考量产品的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费率以及折溢价等多个维度,在享受ETF投资便捷的同时,保持谨慎与理智,科学规划资产配置,并严格实施风险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