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微软计划2025财年投资8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 ②微软预计投资中的一半以上将位于美国,强调对美国经济的承诺和信心。
《科创板日报》12月22日讯(记者 张洋洋)数字人播报、AI大模型辅助创作、智能校对、自动生成海报......当前,AI技术正加速渗透至千行百业,新闻传媒行业更是走在AI应用的前列。
在刚刚结束的2024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上,来自学界、业界、科技及互联网行业等多领域代表齐聚,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媒行业内容创新和范式变革。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透露,近年来,提出“做最懂科技的传媒集团”的上海报业集团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方位多维度重塑生产机制,积极打造开创性引领性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上海报业集团将加速迭代融合技术研发,建设AI超级平台,实现AI技术在采编流程的全链深度应用。同时,集团还将在实现应用场景商业闭环、培育集团数据资产、培养“内容+科技”复合型新质人才等领域全力加速。
▍AI提升生产效率和传播速度
据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发布的《人工智能新时代新闻责任使命报告》,目前全球10.2%的媒体建立相应机制,将人工智能引入生产流程,41%的媒体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鼓励和支持部分新闻业务板块应用AI技术。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闻内容生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从技术层面给出了两个重要指标:内容生产的效率和内容传播的速度。
以上报集团目前的内容生产为例,集团积累的300多套虚拟数字资产可以赋能各媒体生产1700小时以上视频内容,批量化生产具有高质量场景感和沉浸感的创新报道。依托“AI数字人融媒创作平台”,上报集团旗下媒体实现了轻量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报道。
界面财联社使用大模型辅助后,内容产出量提升3倍,发布速度也大大提高。
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现场展示了一段AI文生视频,无论是细节把控还是画面创意都堪称专业,“拍一条这样的视频,传统广告可能要几万美元,互联网广告要几百美元,如今AI技术的成本只有1美元。”他认为,AI正在重新定义专业门槛,传媒行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媒体从业者如何不被AI替代?
AI技术蓬勃发展之下,媒体从业者会被AI替代吗?
就该问题,在大会的主题对谈环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专委会理事长张志安,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在王资凯看来,媒体从业人员要想不被AI替代,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对新工具的敏感性。
“新的工具层出不穷,今天的生成式工具,性能有可能比两年前的第一代GPT性能强十倍,速度可能强百倍,上下文阅读能力可能涨成千上万倍,但应用价格比当时低了十倍。在技术全面提升和跃进的大时代,如何利用好这些工具去服务新闻媒体从选题、采编、数据整理收集,到最后成稿、分发的全流程,可能是每个从业人员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关注的主题。”王资凯说。
王资凯认为,媒体从业人员还需结合时代环境,运用AI技术围绕国家战略做布局。例如新闻产业服务的重要场景之一是中国企业出海,媒体从业人员可以围绕行业、产品、生产制造服务好中国产品出海,将中国力量、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体现出来,做好内容分发和推广,或许也能成为未来媒体工作的一大亮点。
媒体人如何不被AI替代?这是AI应用到新闻业之后,媒体从业人员面临的灵魂拷问。
对此,张志安认为,对媒体人来讲,“更重要的是呵护自己的1%的灵感”。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后面还有半句话常被大家忽略:‘1%的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某种程度上看,爱迪生好像预见了今天的AI时代,因为99%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比例会被AI替代,1%的灵感反倒变得格外重要。”张志安说。
张志安以在复旦大学授课时的观察举例说,今年以来,复旦大学在各专业开设了AI大课。
“昨天我的课程刚结业,我发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感受并不是更悲观,反而是更自信。他们意识到,有两个东西不会被AI替代。一是真正到达现场、洞见现场,AI虽然可以收集信息,但不会像人一样对现场有深刻的洞察。二是基于情感和创意的创造力,这是AI无法取代人的部分。同学们一边积极应用AI,一边跟老师探讨人不可取代的创造力在AI时代怎么延续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