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舒泰神2024年营收预计同比减少19.78%-1.95%,归母净亏损1.48亿元-1.21亿元,较2023年有所收窄。 ②为了整合资源和降本增效,舒泰神2024年将3家亏损子公司进行注销。
栏目介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从业者们时刻前行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最前沿。然而,当创新药转型阵痛与资本寒冬接踵而至,当国内外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带来重大挑战,当内卷袭来陷入价格战……这些“健行者”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才是这个行业的新常态。变局中寻求破局,风雪里何处逢春?对此,他们有着自己的智慧与思考。
行者无疆。为见证这些“生命工程师”的探索之道,财联社大健康团队特别推出《健行者》栏目,与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高管、投资人等独家访谈,通过展现他们对自身经历、行业方向和痛点难点的深刻见解,以期引起业内更多反响和反思,推动行业大步前行。
上市15年后,爱尔眼科今年承办了两项全球眼科医疗界顶尖活动,公司董事长陈邦将此视为“爱尔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
在陈邦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的同一天,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Eye Hospitals,简称“WAEH”)在中国长沙启幕。
这也是继今年9月成功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 “IMC”)之后,爱尔眼科再度携手全球眼科界共同打造的一场国际性眼科盛会。
一年之内承办两场全球眼科顶级盛会,也是爱尔“共享全球眼科智慧”战略的成果体现。在陈邦看来,“要打出中国眼科在国际的影响力 ,在世界上争取地位,赢取认可,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说“握一手好牌,不要打烂。”未来,爱尔将不断深化“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战略部署,在临床科研、诊疗技术、服务水平、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实现国内、国际双向赋能,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助推公司“1+8+N”战略目标的实现。
承办全球眼科顶尖会议
陈邦是在第18届WAEH年会会议间隙抽时间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下午5点,刚结束完一场会议后,陈邦出现在记者面前。他介绍,自2007年成立以来,WAEH年会作为全球眼科管理领域瞩目的盛会,成为推动眼科管理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眼科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前来参与。
今年第18届WAEH年会以“全球眼科聚智谋远,蓄势赋能未来之路”为主题,设置长沙、上海两个会场,来自5大洲、20个国家、35家眼科医疗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围绕眼科机构管理、眼科技术发展、眼科医疗服务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这届WAEH年会设有8大主题论坛,超过50个专业报告及经验分享,其中20余个来自中国机构的智慧成果。本次会议还正式成立了WAEH亚太区办公室,并选址长沙,落户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今年9月,爱尔眼科还承办了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陈邦介绍,申办“世界近视眼大会”难度有些类似申办奥运会。今年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在长沙和三亚两地举办,也吸引了来自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位外国眼科专家学者来华与国内同道共同交流、分享近视眼领域的新理念和研究成果。
陈邦说,爱尔能够承办这两项世界性眼科盛会,说明爱尔已经从一个国内医院集团走向了世界。“虽然我们(国内)的眼科临床还不错,但医疗(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还不算顶尖,在全球的声誉还不够,通过主办这些活动,能增加包括爱尔在内的国内眼科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他说,从今年的这两个会议看,中国眼科机构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正在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
爱尔壮大,一靠机遇二靠创新
2002年设立第一家眼科医院,2009年首批上市创业板至今,在国内的非公医疗集团中,爱尔眼科是最显眼也最具话题性的存在。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爱尔眼科经历过多轮经济起伏,也经受了重重风险的考验。回顾公司从小做大的历程时,陈邦在交流中几次都提到“不容易”这三个字。
“爱尔眼科从长沙起步,成立之初,只有一家1500平米的医院和四五名眼科医生。第一次办医院,也是走钢丝,不容易。”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辈子要做好一件事情,也不容易。现在我们国内的网点布局也差不多了,我们就想围绕眼健康,真正把每一家医院做实、做好、做强。”
从过去的一颗“幼苗”到如今已是行业中的“大树”,爱尔有了更大的目标——“爱尔要打造一所世界级的眼科医学中心。”陈邦说,通过1+8+N战略带动整个爱尔的发展,助力中国眼科医疗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这个目标,爱尔已在路上。
近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消费降级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曾经历过多次创业沉浮的陈邦认为,积极乐观才有明天。眼科医疗行业门槛相对较高,“得分点”最终还是围绕着技术、品牌、人才、管理等展开。眼病医疗需求较为刚性,非眼病需求较为弹性,但人们对眼健康和视觉质量的潜在需求是长期增长的。除了技术的进步,还要持续提高覆盖面和普及率。
在二十年前,国内公立眼科几乎一统天下,民营眼科其实也不少,甚至比爱尔起步更早、起点或更高。为何爱尔走得更快?
陈邦凝思了片刻,给出的答案是 “七分机遇+三分努力。” 他表示,爱尔能够发展到今天,中国大的环境给了爱尔发展机遇,包括医疗改革、技术发展、资本市场。
“没有整个国家发展就没有爱尔。”陈邦认为,爱尔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首先是乘上了国家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东风。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没有出现爱尔眼科这样的企业。
“另一方面,就是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而我们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前沿,把握住了机遇,很多新的技术都是我们第一时间引进来的。”
“创新是爱尔最大的能力。”陈邦说,“从管理层的骨子里面,就认为爱尔遇到这么好的机遇,又率先上市了,且处在医疗行业这么好的一个赛道,就是拿着一手很好的牌,我们不能打烂了。”
事实上,创新是爱尔的基因。无论是2006年获得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6400万长期贷款支持,还是2009年当机立断抢抓创业板开通机遇,都体现了陈邦和团队的视野和决断力。此外,爱尔还摸索出“合伙人计划”“分级连锁”“CEO院长分工负责制”等创新模式,在不同阶段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发展速度,保证了发展质量。
未来海外收入有望能显著提升
2014年,爱尔眼科开始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基金支持新建医院的扩张,等到医院发展成熟,盈利前后再进行收购。这一“四两拨千斤”的创新举动,成为爱尔眼科连锁扩张的助推剂。但同时,硬币的另一面,并购带来的商誉也引来市场关注。
陈邦理解外界对并购带来的商誉的担心,但认为以爱尔如今的体量和管理,这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商誉本身就具有行业特点。
“爱尔的并购基金搞得很早,那个年代基本没有,当时我们在并购的时候,发现一些医院还不是很规范,如果上市公司直接去收购,是有风险的。但我们预判眼科市场的需求会持续释放,这是一个市场机遇。而公司原有的发展模式可能难以把握这些需求。”陈邦回忆道。
他说,“爱尔的并购基金模式的顶层设计是非常严谨的,特别注重合法合规,后来我们定增发行股份收购医院,都通过了相关部门严格的审核,如果说当初设计不够合规的话,中间审批就很可能被卡住。”
“爱尔是2010年前后才逐步开始并购的,也就是自身具备了系统整合能力之后才进行并购。同时,每一笔并购都是很谨慎的,只有符合我们要求的才会并购。”
在陈邦看来,爱尔看似收购多,但对于爱尔现在的体量级别,实际不是很大。并购基金一般培养5-7年,注入时点都基于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达到盈亏平衡点左右。(这些并购标的)主要是增厚未来业绩,不是现在的。另外,商誉有其自身行业特点。“有那么多年品牌形象和病源,若全自己去搞,要花更多的资金和时间。”
陈邦表示, “并购基金模式在爱尔眼科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完成历史使命,今后将以上市公司直接投资为主。同时,爱尔眼科长期坚持内生增长为主,外延并购为辅。”
“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和“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是陈邦对外讲得多的两句话。陈邦说,爱尔的国际化,一方面是把国际上先进的眼科技术、服务理念引进来,另一方面,通过双向赋能,将爱尔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也“出海”到海外。
2015年,爱尔收购了亚洲医疗集团,进入中国香港市场。此后,又陆续进军美国、欧洲和新加坡。今年6月5日,爱尔欧洲分部Clínica Baviera宣布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及其下属机构)。
目前,爱尔眼科已在海外布局140家眼科中心及诊所,逐渐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的医疗服务网络。据了解,目前,海外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 11%,公司规划的目标是未来显著增长。
“医疗出海和产品不一样,是由当地医生服务当地的客户。通过国际化发展,虽然目前营收占比不高,但是未来,爱尔更要把握住每一个机遇,再走远一点、深一点,步步都要慎重。” 陈邦认为。
“在海外进行收购,公司最关注的是管理团队的业绩、声望、稳定性和默契程度,这是决定一家机构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陈邦看来,“要有世界级的格局,更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走。”他说,近年来公司通过多频次海外调研,对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了解度不断提高,发现海外眼科市场潜力巨大。当然,海外市场情况复杂,不能一蹴而就,公司会在积极探索后慎重布局,本着宁缺毋滥、去粗取精、优中选优的原则,追求高质量发展,不作粗放式扩张。
2023年,爱尔品牌旗下医院门诊量超2000万人次,手术量超150万台。在陈邦看来,目前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眼科行业都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境内而言,公司现有医院或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公司单体收入最高的医院,如武汉爱尔、长沙爱尔、成都爱尔、辽宁爱尔等,与中国最顶尖公立眼科医院相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境外来看,欧洲分支机构巴伐利亚眼科虽是欧洲最大眼科连锁机构,但市占率并不高,提升空间也较大。”
他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巨大,眼科各亚专科渗透率很低,老百姓的眼健康意识普遍还比较欠缺,存在大量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情况,很多眼病的诊疗仅处于低水平满足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手机普及化加剧用眼负担,眼科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如老视、干眼等的需求空间持续提升。
陈邦说,爱尔追求高质量发展,信心从未动摇,我们将顺应科技大潮,在数字眼科、智慧医疗上大胆进取。“行业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其潜在的市场规模,目前眼科医疗行业各亚专科渗透率仍较低、潜在规模巨大。只要需求在,我们就不担心短期的波动。公司现在推进‘1+8+N’战略,建设世界级和国家级旗舰医院,同时带动所有医疗机构发展。我们希望每一家医院都能够成为当地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地标’。”
(财联社记者 黄路 李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