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计划在下周一上任后发布一项行政令,将加密货币提升为国家优先事项,并给予该行业内部人士在其政府中的话语权。 ②受该消息提振,比特币价格在周五亚洲时段大幅上涨,一路收复10万美元大关,最新交投于10.16万美元附近。
《科创板日报》12月15日讯(记者 徐红)“(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集采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质量真的能有保证吗?”......最新一轮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虽已收官,但其引发的讨论却还在继续。
与以往相比,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竞价规则出现较大的调整,加上今年迄今为止仅实施了这一次的集采,导致企业集中竞争加剧。
巨大的竞价压力也让此次集采卷出了新高度,场面之惨烈堪比“4+7”时期。
统计显示,本次集采共有62个品种采购成功,439家企业的778个产品参与竞标,最终有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率约53.3%,这一数字甚至还低于第一批(“4+7”)集采约58%的投标企业中选率,创下历史新低。
横跨七年,历经十个批次,在进入常态化管理、市场对此的预期也逐渐稳定之后,国家药品集采为何又突然转向?
▌国采规则大变
“降幅超过90%的品种比比皆是”,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成为迄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国采。
一方面,这是因为今年只有一轮国家药品集采,因此集中了较多的过评企业,参与竞标的企业多达439家,较之以往差不多翻了一倍。另一方面,本次集采的规则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同样会增加企业的竞价压力。
具体来看,一是入围企业数量有所缩减,比如以前5家企业可以入围4家,但这一次只能入围3家。
图|与此前(下图)相比,第十批集采缩减了入围企业数量。
另外,在核心的竞价规则上,则是取消了以往降幅50%的保底机制(即只要降价50%就基本能够保证中选)。这样一来,企业如果想要中选,就只能比拼价格:
包括在首轮竞价中,企业的报价换算成单位可比价后,必须小于或等于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才能拿下拟中选资格,这就是所谓的“1.8倍的熔断机制”。
不过,为了提升企业的中标几率,此次药品集采也首次引入了“复活机制”。
如果报价高于1.8倍的熔断线不幸出局,但只要能够入围,企业依然有复活的机会。一种情况是,接受首轮报价中同品种最高拟中选价格,就可获得拟中选资格;如果同品种拟中选的企业只有1家,只要能接受1.8倍的该中选价格,也能获得拟中选资格。
▌整治B证乱象
“还是为了防止企业围标串标。”针对此次集采出现的规则调整,一位企业人士这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指出,比如取消降幅50%的托底规则,就是为了防范围标企业将价格报在50%的降幅区间就能中标。
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围标”现象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年8月,国家医保局便曾发文确认,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投标企业以及有关团伙组织、参与了串通投标,并对涉事的6家企业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退回医保资金损失、暂停参与集采的资格等。
企业如何通过集采围标获利?有媒体注意到,部分厂家为了应对集采,采用了“先涨价再打折”的方式。
界面新闻曾发文称,据中康开思系统数据,2017年至2022年间,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等级医院的均价从8.7元/支上涨至28.9元/支。
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一共有4家企业中选。其中,石家庄四药中标价为169.70元/盒(10支/盒),在4家企业中价格最低,也获得了最大的供应规模。
在发现价格异常后,2024年4月29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公告,溴己新注射剂每支价格从16元至19元的中选价格区间,被调整到了10元以下。
另外,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竞标情况来看,一个被围标的品种往往有一个乃至几个“马甲公司”的参与,如此不仅可以增加中标企业的数量,加大企业中标几率,几家公司还能串通一气将报价稳定在较高的区间之内。
“而B证公司通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成本最低的手段之一。”有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不少B证企业的成立就是为了在集采中获得更多的中标机会,成立的目的并不纯。
所谓B证企业,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同于A证企业,B证企业无需自建符合GMP标准的生产工厂,而是可以委托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C证企业)进行生产。
有统计显示,2019年-2023年,全国B证企业增长数量超过1000家,整体呈井喷式爆发。而B证企业参与集采,对比A证企业来说,因为其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折旧成本更低,这种成本优势使得它们在集采中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中标。
就此,第十批集采对B证及相关企业作出了更多限制,包括规定申报同品种的不同企业委托同一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之间存在该品种有效注册批件转让等情形视同一个名额;排除联合体申报情形后,存在3家及以上B证主体,则最多入围企业进一步减少1家等。
▌最后的疯狂
“可能是B证企业最后的疯狂了。” 对于本次集采,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此次集采不仅中选的B证企业数量多达100多家,占比接近30%,B证企业更是报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超低价。
以本次集采最卷品种之一的间苯三酚注射液为例,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一家纯粹的B证持有企业,凭借0.22元/支的最低价夺得该品种第一顺位的中标资格。在间苯三酚注射液这个品种的9家中标企业中,有6家均为B证企业,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而其他A证企业,包括万邦德制药、湖南科伦、武汉人福、重庆药友、湖北津药药业均没有中标,败下阵来。
无独有偶,在马昔腾坦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其他品种的竞价中,也都出现了不少B证企业的身影,并且它们的的中选位次还都十分靠前,以第一顺位、第二顺位中选。
分析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B证企业敢于报出低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不管是集采还是药监部门,针对B证企业的监管都在收紧,B证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变得愈发艰难,因此只能在此时放手一搏,中标只为止损。
今年11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药品受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B证持有人和C证企业提出更为严格的准入要求,并且严格限制B证企业批文的转让。而集采的最新限制可以说是压死B证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是利用B证企业搞“高价围标”,还是以B证光脚者的身份低价参与竞标,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违背了集采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仅损害了其他未参与围标的药企的利益,还可能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甚至引发药品质量下降的风险,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
随着B证乱象得到整治,大批B证企业陆续退出,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的药品集采也有望迎来更加清朗有序的竞争环境,集采药品价格将更趋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