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梁大钟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信达证券聚合2号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价格为18.14元/股,共计9723.04万元; ②梁大钟本次减持是因支持上市公司发展资金需求,承诺将协议转让股份纳税后所得资金全额借予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使用。
编者按:AGI(通用人工智能)起于大语言模型(LLM),将终于具身智能。
以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为契机,通过赋予 AI具体的物理实体(如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等),使其能够和现实世界交互,具身智能成了AI通往物理世界的钥匙。
不同于快速收敛的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的战线长的多,涉及的模态空前复杂,需要同时具备多模态感知、具身决策与规划和操作执行能力。
在这片AI的新大陆上,来自UC Berkley、斯坦福、北大、清华等顶尖院校的创业者们扎堆涌入。在他们的设想中,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是机器人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任务,适应工业、居家生活、医疗、养老等不同场景,像钢铁侠的AI智能管家贾维斯一样为人类服务。
资本亦蜂拥而至。尤其是在今年,具身智能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口赛道。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蓝驰创投……各类型的投资机构都希望能在早期阶段就押中这一新兴领域的未来头部。
在这个智能体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边界不断拓展的领域,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技术迭代如闪电般迅速。籍此年关之际,《科创板日报》对过去一年具身智能赛道的发展情况、热点项目进行了梳理,以期留下关于过去的记录,也提供未来的参照。同时,我们将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持续追踪并深入报道浪潮中的先行者,记录下他们或曲折、或惊艳的探索与蜕变历程。
本期,我们将聚焦于具身智能赛道的入局者们。
《科创板日报》12月15日讯(记者 余诗琪)具身智能已成为继大语言模型之后AI领域的新风口,涌现了大量的创业团队,并引来众多资本争相押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发生了超70起融资事件,其中近60起发生在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总额超50亿元。
几天前,小米集团核心创始团队创业的大模型机器人公司——小雨智造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稍早一点,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并与16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大厂和从大厂出离的高管们的入局,正搅动着整个具身智能的创业江湖。“具身智能赛道的参与门槛被变相拉高了,新玩家要么有长期的技术储备,要么有深厚的产业资源。一家初创团队想从零起步,赶上先发者的进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创业的黄金窗口期即将过去。”一位专注于AI、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如此表示。
学院派VS大厂派
随着黄金窗口期的结束,具身智能竞赛即将进入下半场赛程。
在《科创板日报》记者和多位投资人的访谈中,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具身智能领域技术是第一驱动力,还有大量的盲区需要创业团队跨越,核心的技术专家可以直接代表企业的含金量。赛道的发展节奏非常快,企业的技术迭代是以月来计算。
因此,在具身智能的江湖里,“学院派”占据了半壁江山,来自清华、北大、交大、浙大等高校的教授、毕业生成为了创业团队的核心力量。长期服务于AI领域的FA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他们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持续和国内高校的机器人、AI领域的教授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课题动态和方向。
银河通用、星动纪元两家在今年完成数亿元融资的明星企业,都有高校背景。银河通用机器人的创始人王鹤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具身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曾独立创立北京大学具身感知与交互实验室 (EPIC Lab),后又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建立具身智能研究中心担任主任。
星动纪元的创始人陈建宇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星动纪元的成立,正是源于清华早期的一个课题项目。陈建宇在2022年的课题研究中尝试开发体型较小的人形机器人,并往高动态性能推进,之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才有了如今的星动纪元。
此外,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松延动力、加速进化等公司的初创团队中也有清华系的身影。不过清华并不独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大帮”创始人们,同样是业内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尤其是在硬件领域。
机器人硬件派的代表智元机器人,其联合创始人闫维新就是上海交大的博士生导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宋海涛,同样来自上海交大。傅利叶智能的创始人顾捷同样毕业于上海交大,其主修机械专业,对电子、软件、机械都有技术储备。2023年,傅利叶智能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GR-1。
另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则来自浙大。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科技部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专家组成员熊蓉,在去年12月联合宁波市政府,成立了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今年2月、8月连续获得融资,目前估值已超过18亿元。
如果说学院派是具身智能江湖里的“技术先锋”,那么江湖里的另一半天地则属于大厂们。
在华为等高调入局前,小鹏汽车是大厂中介入最深的。2020年12月,小鹏汽车完成了对四足机器人企业多够机器人的收购,何小鹏、小鹏汽车、赵同阳(多够机器人创始人)合资成立了鹏行智能,正式布局机器人赛道。今年11月,在2024小鹏AI科技日活动中,小鹏AI机器人Iron正式亮相。
据何小鹏透露,小鹏Iron已经在广州工厂初步落地,即将发布的小鹏P7+部分生产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
宁德时代也在近期传出了正在尝试自研人形机器人的消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未来能源研究已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为投入工厂应用准备。
此外,还有腾讯、追觅、长安汽车、埃夫特、埃斯顿等多家大厂组建了人形机器人整机团队,自研人形机器人。长安汽车给出的节点是在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从大厂离职的高管也有不少扎进了具身智能赛道。除了有由小米集团核心创始成员创立的小雨智造,今年9月,前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负责人刘方也从小米离职,躬身入局局身智能赛道,成立了北京阿米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此外,曾担任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的陈亦伦,也在年中开始了具身智能方向的创业。
产业大厂在资源和商业场景上优势明显,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进一步加剧了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止一位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现在看项目时,创始团队对于商业化落地路径的思考是考察重点,未来的公司肯定要在商业化上证明自己,想拿着PPT和实验室技术就融资是不可能的。”
活跃的资本捕手
这是一个技术突破、商业落地和远大愿景相互交织的故事,在具身智能初创企业背后,知名VC机构、大厂战投、产业资本、各地国资几股不同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资本的追逐正将故事推向高潮。
银河通用是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今年的两轮融资累计融资超 12 亿元,创下了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的最高纪录。投资方既包括知名VC,比如源码资本、蓝驰创投、经纬创投等,也有美团战投、北汽产投、商汤国香基金、讯飞基金等大厂战投;还聚集了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地的政府投资平台,包括香港投资公司(HKIC)、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
另一家独角兽智元机器人则连续完成6轮融资,集齐了高瓴、经纬、蓝驰、红杉等VC机构,还获得了比亚迪、上汽创投等产业资本的支持。
在活跃出手的资方中,《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高瓴创投已出手8个具身智能赛道项目,蓝驰、源码的出手都超过了5次。高瓴创投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物理世界最激动人心的应用,将带动包括关节、灵巧手、传感器、仿真、AI框架等在内的一系列供应链零部件的迅速发展。
高瓴创投在具身智能领域做了系统性的布局。不仅投资了通用具身智能项目,还在供应链及关键零部件方面投资了机器人核心计算平台「地瓜机器人」(种子轮孵化)、多模态视触觉传感器「千觉机器人」(种子轮)等。
大厂战投也纷纷在赛道上加深布局。百度风投投资了星海图、智元机器人;阿里投资了逐际动力、星海图;美团战投投资了银河通用、宇树科技;讯飞创投投资了银河通用、灵童机器人等公司。
新近崛起的地方国资又给具身智能赛道的热度添了把柴。刚完成融资的小雨智造就是由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独家投资。
北京、上海、深圳都布局百亿规模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其中,深圳进度最快:深圳市引导基金已经就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
近期,重庆也加入到了各地对具身智能领域的竞逐赛当中。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鼓励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有关区县,用市场化方式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