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恒指反攻两万点压力重,资金面有何异动? ②美联储降息落地引发连锁反应,将对市场有何影响?
《科创板日报》12月8日讯(特约记者 高青)近年来,从临床管线数量和获批上市产品数量来看,我国新药研发正在向更高临床价值迈进,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新分子实体药物获批原产国。
但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医疗健康市场指数与板块估值水平下降明显,创新药领域股权融资整体市场已回落至2018-2019年水平。
当前,中国创新药企面临着资金面紧张、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出海”成为业界大大小小的企业最关注的议题。近期举办的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力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与产品的融资出路提供新思路、新见解。
讨论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应立足全球化视野,积极应对地缘政治、市场差异带来的挑战。创新药企在出海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欧美等成熟市场或新兴市场。
无论是腾笼换鸟或是资本承压下的被动行为,2024年成为授权交易大规模爆发的元年,出海已成为本土药企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选择出海方式和合作伙伴时需谨慎权衡。
多位专家提到,在产品交易中,本土药企更需关注利益分配,尽量保留有潜力的产品自行开发,提高其商业价值。NewCo模式形成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并非本土药企出海的长久之计,本土药企应在诞生起就具备国际化定位,在未来建立更好的价值发现机制,以适应企业持续发展之路。
从源头创新来看,近年来有效的体制改革助力国内医药行业成为偏应用的创新源头,也是我国创新药在全球化合作中得到认可的重要保障;从企业策略来看,欧美市场投资风险高但回报潜力大,对产品创新性和差异化要求高,而新兴市场法规认可度等问题亟须解决,企业可通过技术转移、授权或成立NewCo等方式分担风险。
“尽管市场照常运转,但投资人的态度却更加谨慎”,高盛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医疗行业组联席主管、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赵文逸表示,优异的临床数据是企业价值提升和融资的重点,投资人更倾向于在里程碑事件后向企业提供更多资金释放产品价值。
随着创新成果走向全球,中国创新药企正在探索更多的国际化经验。
和黄医药执行副总裁、研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石明分享了和黄医药推动呋喹替尼相继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市场上市的历程与经验。石明认为,创新药的成功出海离不开产品布局的差异化,同时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国家及地区监管机构的要求,稳定的生产工艺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因素。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同样对中国药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思考。她认为,立足于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不论对于创业者还是风险投资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20年的策略和过去20年相比将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企业品牌、临床试验能力、数据呈现形式、国际化运营水平等等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与此同时,她强调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在药械企业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加深,创新药械企业在研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在全球健康事业的推动中,应当参与国际合作,通过优化政策和法律环境,推动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健康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