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要强化信托公司的股东、机构、业务准入监管,加强信托公司持续监管。 ②要加强信托的设立、销售、存续期管理、尽职履责、信息披露、到期清算等全流程监管,贯彻“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在依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坚决打破刚性兑付。
财联社12月2日讯(记者郭子硕)11月28日,由财联社、国新咨询联合主办的“ESG驱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第四届财联社ESG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高校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就ESG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上,中信证券研究部ESG研究首席分析师张若海对此前由中信证券与财联社联合发布的《2025年ESG投资策略:投资与实践并重,ESG生态迎良性发展》作出解读。
张若海指出,2024年,全球在可持续发展或者ESG投资的所有标准建设上,正在从有限的分级走向更大的共识。2024年全球ESG政策密集落地,尽管细节难以统一,不过主要监管区在ESG信披框架和气候问题上达成一致,面向未来可持续投资的监管和数据披露引导方向高度一致。
上市公司:ESG治理深化,风险与机遇并存
在上市公司方面,国内上市公司积极主动拥抱ESG理念,ESG 报告披露率与披露质量近年来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10月底,参考秩鼎数据的统计,A股ESG报告披露率为41.61%,披露公司总数也已达到2228家。与此同时,企业ESG披露治理也在同步提升。1111家企业在2023财年ESG报告披露了碳排放量,909家企业设立了ESG治理机构。同时,131家企业将董事或高管的激励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
从趋势来看,短期上市公司ESG披露加速改善,长期制度化融入管理实践。国内上市公司ESG工作将逐渐迈向深水区,未来有望通过推动制度化的ESG管理实践,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企业各部门的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逐渐提升公司ESG治理水平。同时,上市公司还将积极设立ESG管理架构、推动内部制度建设,系统化地管理ESG工作,部分龙头企业将率先探索ESG指标手册、ESG绩效考核、ESG目标规划等相关工作。
资本市场:ESG评级将与宽基指数结合,引导资金流向
在资本市场方面,张若海认为,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下,ESG理念是监管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尤其体现在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要求中。从趋势上看,国内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将得到大幅改善,ESG数据底层覆盖率、真实性、可比性与财务重要性均将显著提升,可有效改善市场对企业ESG表现判断的准确性,将提升ESG信息对资管机构投资决策的增量价值,降低ESG理念与投资策略结合的投研成本,提升ESG投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张若海指出,2024年之前,国内的ESG投资增长趋缓。而2024年开始,尤其是今年4季度以来,随着宽基的泛ESG产品发布,数千亿的增量资金正在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ESG 评价:从单一短频走向多元化高频
另外,张若海提到,中信证券 ESG 评价体系已从去年的 3.0 版本迈向 4.0 版本。从过去一年的研究实践中可以观察到,中国整个主流评价体系不断升级,上市公司的ESG 评价也从之前数据来源相对单一慢频走向多元化高频。并且,ESG 评级中国模式的财务实质性要求更加明确。主流评级正在迈向更加高频、多元视角给与企业ESG管理实践正反馈。
张若海预测,面向2025年,投资与实践并重。ESG投资增量同比更值得期待;企业信息披露创新逐步平稳,企业的高质量ESG管理实践创新成为新的关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