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查出的问题。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755.56亿元。②金融监管总局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查办违法放贷案件 360 多件、100 多亿元。
财联社11月28日讯(记者 梁柯志)今日,由财联社、国新咨询联合主办的“ESG驱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第四届财联社ESG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高校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就ESG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新一轮大国贸易角力实质就是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国应当发挥好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转型产业比较优势,稳住市场份额。
鞠建东表示,从2017年-2023年6年数据来看,制造业厂商暂时还没有看到回流美国的明显迹象,制造业就业规模暂时也还没有上升。
不过,鞠建东提醒,美国制造业从投资端来看,从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有巨大的变化,通过政策推动已经开始出现了转换。2022年之后美国制造业投资的规模迅速上升,按照3年投资产出周期估算,即便美国只有50%较低的转化效率,持续下去对中国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此外,2023年科尔尼报告显示,受调研的美国企业CEO,69%已经决定或实施制造业业务的回流,同时消费者愿意为美国制造支付10%到20%的溢价。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贸易角力,鞠建东认为是产品市场份额的竞争,尤其对于绿色转型产业而言。目前中国出口新三样:光伏产品、锂电池、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光伏产品占86%,锂电池占81%,电动车(不含燃油车)占66%。
但是鞠建东提出,随着贸易战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新三样市场份额是否能保持目前的高水平?同时,新三样存在产能过剩且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如光伏产品产能利用率仅为52%。
在鞠建东看来,在未来市场份额增长受限的预期下,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应该开始控制和管理,减少内部竞争带来的损失。在国外,应当利用金融工具和投资手段,稳定和提升新三样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
在消费端,从长远战略考虑,国家应该鼓励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绿色能源,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业都应该大胆投资,甚至对国企投资发展中国家新能源进行补贴。
关于ESG发展,鞠建东认为中国不仅在国内大力推动,还应推动建立发展中国家的通用的ESG标准,用ESG标准去推动绿色转型和贸易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