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理财公司投研能力提升要从做“广”、做“新”、做“细”三个方向上发力。 ②做“广”就是继续拓展多资产、拓宽固收+投研能力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灵活选择占优资产,通过低相关性的分散化对冲,降低产品净值波动,比如持续关注海外权益、商品市场、A股红利、REITs等资产。
财联社11月28日讯(记者 梁柯志)今日,由财联社、国新咨询联合主办的“ESG驱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第四届财联社ESG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高校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就ESG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黄世忠在现场作主旨演讲时候表示,企业披露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双报告时代已成趋势,目前中国亟待统一披露准则体系。在这过程中,对于中国金融机构来说,科学全面披露融资排放信息会是一个挑战。
双报告时代已经来临
黄世忠判断,双报告时代已经来临,过去是以财务报告为主,未来两三年之内,国内外不管是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披露财务报告同时必须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个是一个国内外的大趋势。
黄世忠表示,财政部在5月27号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颁布意味着我们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正式拉开。将来财政部有两个国家级的规范,第一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第二则是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
为什么有财务报告还要可持续发展报告?黄世忠认为,原因是财务报告上有三大职能是其他报告不能替代,也即投资信贷决策、受托责任评价以及经济利益分配,但是财务报告最大的局限性是没有办法反映出派生的外部性,比如企业活动对经济社会跟环境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没办法得到反应。
黄世忠介绍,全球企业界、会计界自上个世纪50、60年代就在探索,如何弥补财务报告极限性,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可持续发展报告脱颖而出,有望与财务报告一起以系统性和结构化的方式反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刚刚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国内还没有强制披露,已经有41%的上市公司披露广义的ESG报告。在黄世忠看来,这本身就说明企业对ESG、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需要有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体系
由于披露标准不一,必须要有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黄世忠认为,体系有三个层次所组成,第一,基本准则,第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又叫ESG准则,环境社会跟治理。最后是应用指南,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
黄世忠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不过在融资排放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待加强。融资排放通常会占金融机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99%,如果不披露,其实金融机构是无法对他的信贷资产组合进行有效的调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绿色金融其实基础很不牢固。
具体到融资排放信息通常来讲有五大挑战,即数据可获性、数据可靠性、数据及时性、数据透明性和数据相关性等等。
黄世忠建议,银行披露融资排放可以采取三种做法,第一,按照贷款客户直接披露的排放来计算,质量最高;第二个方式,通过贷款客户的主要的生产经营的数据、能耗的数据,乘以一个排放因子可以推算;第三,通过贷款客户所在行业的排放强度来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