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周,豆粕期货ETF的规模和份额总额均创上市以来新高,12月以来规模涨超13亿元; ②高位震荡的黄金ETF上周也有资金流入的迹象; ③业内人士看来,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影响全球商品的供应,商品后市表现或分化。
财联社11月28日讯(记者 沈述红)记者获悉,知名基金经理杜广近期自购200万元天弘价值驱动。作为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杜广表示,此次认购既是与投资者风险共担,也是基于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长期看好。
虽然,今年以来知名基金经理自购旗下主动权益类新产品的案例并不多见,但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的行为已屡见不鲜。截至目前,148家基金公司年内净申购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已有23.98亿元,创下历史最高值。其中,以ETF及其联接基金等为代表的被动型基金,成为了基金公司们大手笔自购的重点对象。
杜广已非首次自购
财联社记者获悉,知名基金经理杜广近期认购200万元正在发行的偏股基金——天弘价值驱动。
作为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杜广表示,此次认购既是与投资者风险共担,也是基于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长期看好。
此次认购,并非杜广首次购买自管基金。
根据基金定期报告,杜广今年二季度末持有其管理的天弘新价值超过100万份。业绩方面,截至11月27日,该产品年内收益已有12.11%,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
另据相关规定,基金经理自购非货基金,持有时间需超过1年。
今年以来公募自购股票型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虽然今年以来知名基金经理自购旗下主动权益类新产品的案例并不多见,但在整个行业层面,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的行为已屡见不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彰显对长期市场看好的态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148家基金公司年内净申购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已有23.98亿元,超越了过往任意一年基金公司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数据,自购力度达到历史最高峰。其中,易方达、嘉实、华夏、工银瑞信、南方、富国等10家基金公司自购股票型基金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此前的2020年至2023年,基金公司净申购旗下股票型基金规模也在持续加大,分别为1.91亿元、11.53亿元、17.50亿元、20.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基金公司对旗下股票型基金的自购行为中,以ETF及其联接基金等为代表的被动型基金,成为了他们大手笔自购的重点对象。如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在近期宣布大手笔自购旗下中证A500ETF,个别公司自购规模达到5000万元级别。
中国正迎来价值投资黄金时代
事实上,在本轮行情上涨前夕,杜广在9月5日公开表示,对股市持乐观态度,各行业的供给端变化有利于A股长期向好。
杜广表示,A股过去二十年因产能扩张,资产周转率拖累ROE下滑,可能迎来拐点。另外,股票回报率也受公司治理和盈利分配影响。A股正在开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周期,中国正在迎来价值投资的黄金时代。
对于未来将如何运作天弘新价值,杜广更希望均衡配置,基于性价比动态调整行业和个股比例,规避单一赛道的集中敞口暴露,单行业集中度低于25%。在个股选择上,他希望精选A+H两市高质量、低估值个股,并注重安全边际,降低波动,提升组合安全性。
从杜广研究颇深的转债市场看,他认为,彼时的转债市场基本到了历史上颇具性价比的位置之一。从债性估值角度来考虑,转债市场的平均YTM相当于3年信用债的利差达到过去15年的历史最高位。股性估值角度,纯股型转债的溢价率也在历史偏低水平。
在杜广看来,转债是比较好的投资布局期,其性价比甚至比股票还要高,只要确定个券没有信用风险,高YTM随着时间的自然摊销可能会带来很好的回报。“上一次类似阶段的2021年1月,被市场抛弃的一些超低价的个券,大部分最后实现了非常好的回报,甚至当时全市场最质疑的某医药转债,持有至今也有绝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