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3%,因通胀放缓使央行能继续降息支持经济扩张; ②IMF警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倾向下行,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预期约3%,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世界经济走势。
财联社11月28日讯(编辑 杨斌)曾遭市场大面积抛售的低价转债,正迎来强势反弹。
经统计,财联社注意到,当前跌破面值的转债数量已明显减少,从8月末一度超过150只下降到不足30只,且市场上已无价格低于80元的转债。在本轮权益行情启动后,低价转债的复苏明显强于转债市场整体。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转债双低策略往后仍有较好性价比,但转债择股的重要性已提升,传统双低策略也存在改良的空间。
信用风险缓释+权益行情启动,低价转债悄然复苏
财联社据Choice数据统计,目前535只上市交易的转债中,价格低于面值100的有29只。随着“中装转2”今日收于80.32元,市场上已无价格低于80元的转债。
图:目前价格低于100元的转债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今年6月以来,受可转债信用风险发酵及部分转债正股退市的影响,低价转债一度遭遇大面积抛售,呈“越低越杀”。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价格低于100的转债有81只,低于80元的转债有11只。而到了8月末,全市场价格低于100的转债多达152只,低于80元的转债有15只。
对于今年转债大量跌破面值、低价转债激增的行情,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指出,权益熊市是破面低价券大量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信用冲击是影响低价券走势的催化剂,决定调整的幅度。2024年转债实质违约发生背景下,低价券调整幅度创历史新高。
“转债定价等于债底价值加转股期权价值,初始定价为面值100元。”有资深转债分析师解释,“若股市走熊,期权价值贬损,转债价格自然容易跌破面值。”
自9.24权益行情启动,低价转债有了更明显的修复。9月24日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1.39%,而万得可转债高价指数与可转债低价指数分别上涨了9.34%和19.28%。
对于转债的信用风险,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吴敌近日在公开访谈中表示,后续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会聚焦到个券,尤其是少数真正有风险、财务稳健性存在很大问题的个券。在所有转债中,高风险个券比例不超过10%,大部分公司本身具备可以持续经营的能力。
今年8月之前,搜特退债、鸿达退债、蓝盾退债已先后违约。在8月15日岭南转债到期未能兑付后,转债市场暂无新的违约事件发生。
“特别是在偏牛市的股市环境中,许多问题可以通过股价上涨来缓解。”吴敌认为,即使后续再有个别公司出现如退市或债务偿付的问题,也很难再激起整个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择股重要性提升,传统双低策略存改良空间
在本轮9.24权益行情中,尽管转债市场整体滞涨,但低价转债的涨幅不逊于各大主要股指。上述万得可转债低价指数19.28%的区间涨幅,与上证指数的19.89%、沪深300的20.54%相差无几。触底后,低价转债的修复仍有可观收益。
随着权益市场开始陷入震荡,行业板块轮动加剧,转债低价策略能否继续占优?
姜珮珊认为,低价和低转股溢价率更能释放转债弹性。权益板块行情快速轮动下,行业方向选择难度较大,建议还是基于转债估值性价比,拥抱双低转债。
吴敌也认为,在转债估值上升到较高水平之前,都可以采用双低策略,其收益确定性较高,并且弹性充足。由于双低策略择券的行业难以把握,投资者可以手动调整行业分布,使其分布更为均匀。例如,科技成长类可能因为市场估值高而较少被选中,但投资者可以手动纳入一些相对低估值的科技品种,无需刻意偏重于特定行业或单一风格。
而上述转债分析师则表示,“单纯的高YTM策略、双低策略已不再可靠。转债投资必须落实到个股公司的筛选。”
中信证券FICC首席明明在2025年投资策略中指出,高价转债和低价转债的风险收益特征正在回归且正在靠拢,本质都是高波动高收益的品种。纯低价转债可能会遇到信用风险的“灰犀牛”,“退可守”的性质未必完全可靠,而高价转债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可以通过正股基本面研究进行选择,风险甚至更为可控。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同时保有高价转债和低价转债。
传统的转债双低策略也存在改良的空间。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周冠南认为,面值作为传统的转债“下有底”的保障逐渐被纯债价值替代,市场进一步向下寻求底部保护,传统双低策略的“低价格+低转股溢价率”逐步向新式双低策略的“低债底+低转股溢价率”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