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波动显著,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周五(11月22日)大幅跳水,主要股指均收跌,上证指数累跌1.91%,深证成指累跌2.89%,创业板指累跌3.03%。指数低迷但无碍题活跃,本周市场主要围绕科技和新技术题材展开,可控核聚变、AI应用、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概念轮动活跃。
依托财联社强大的资讯系统、记者的信息搜集能力,本栏目协助投资者前瞻梳理,全面解读有价值的投资线索。本周,本栏目动态追踪市场变化节奏,多次前瞻覆盖固态电池、AI应用、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方向,并持续挖掘基本面坚实的优质公司,其中中坚科技、天奈科技、拓尔思等公司强势上涨。
接下来,就结合具体案例,来看看如何借力本栏目“提前挖掘超预期,捕捉下一市场风口”!
【主题一:AI应用】20CM!AI助力千行百业“加速跑”,前瞻挖掘“AI搜索”,人气公司强势起涨
本周,AI应用方向强势上涨。本次AI应用行情主要映射海外AI应用,以Applovin、Palantir和Shopify等不同赛道的应用公司都受益于AI带来的业务爆发;国内方面,本月360准备发布一款新产品,是基于360 AI搜索的AI应用。
本栏目基于海外映射,在11月18日晚精选“AI搜索”主题研报并展开梳理,引用分析师观点指出:
企业级搜索作为AIAgent的关键应用场景,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AIAgent能够深度融入企业系统,学习并适应企业的业务逻辑与知识结构,通过不断优化搜索算法,大幅提升搜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支持的多模态搜索功能,如文本、图像、音频等,更是极大地拓宽了企业信息检索的边界。
参考海外AI搜索初创公司Glean的迅猛发展,其ARR在一年内翻了近4倍,估值高达46亿美元,充分验证了企业级AI搜索的市场价值。Glean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DAU/MAU比例远高于传统企业SaaS,展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
拓尔思作为国内领先的AI及大数据服务商,拥有规模庞大的高质量公开数据资源,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公司与华为的全面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此外,拓尔思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不仅承接了多项海外项目,还与央企合作提供政治与经济情报预警服务,展现出其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11月22日,拓尔思收获20CM涨停。
【主题二:机器人】剑指历史新高!华为加速推进具身智能,该首批“合作伙伴”迎资金抢筹
11月15日上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在“AI向未来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成果发布会”中,华为携手包括中坚科技在内的16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签署了企业合作备忘录。
本栏目于11月19日10:42迅速推出专题文章,对华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合作伙伴——中坚科技,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与解读,深入挖掘了中坚科技在智能科技领域的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见下:
公司自2023年起,显著加大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在无人割草机、四足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方面展开全面布局。其中,公司对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科技公司1X Holding AS的投资尤为引人注目。1X机器人不仅在家庭机器人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还吸引了包括OpenAI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机构的投资。中坚科技借此机会,有望与1X形成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共同分享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
此外,中坚科技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江苏坚米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首款四足机器人“灵睿P1”。该产品凭借自研大语言模型的加持,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自主导航、实时避障及多模态信息识别能力,性能参数与同行竞品相比处于优势地位。未来,灵睿P1有望在巡检、勘察等工业级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公司的市场空间。
分析师张一鸣对中坚科技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4/1.31/1.76亿元,同比增长74.6%/56.5%/34.0%,对应PE为85.9/54.9/41.0倍。
11月22日,中坚科技触及涨停,4个交易日最高涨幅达18.27%。
【主题三:固态电池】华为新突破,攻克硅基负极难题!王牌资讯一文梳理产业链+多股涌现大涨
11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华为硅基负极材料专利,该专利使硅基负极兼具高容量与低膨胀性,显著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华为专利的发布,再次将固态电池领域的投资焦点引向硅碳负极。
11月19日13:18栏目精选“硅基负极材料”主题研报并展开梳理:
硅碳负极在消费电池领域已实现批量应用,而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降本、大规模稳定生产及膨胀率与循环寿命的权衡。预计硅碳纯品价格将从50万/吨+降至30万/吨以内,2025年有望在动力端实现突破。2026年后,硅碳纯品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至20万/吨以内,与石墨负极实现单位容量平价,打开渗透率空间。
动力硅碳负极放量的核心在于降本。材料端,硅烷气与树脂类多孔炭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预计整体材料成本将从30-40万降至15万以内。设备端,规模化生产硅碳的炉子规格提升,设备成本降幅显著。
硅碳市场空间广阔。据测算,2027年动力乘用车电池出货1.4T,消费电池出货80G,硅碳渗透率分别为15%与30%,硅添加比例为15%,对应纯硅负极需求2.7万吨,多孔碳/硅烷需求分别为1.3/1.9万吨,单壁碳管浆料需求8.9万吨。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天奈科技(单壁CNT)、璞泰来(纯硅负极)、元力集团(多孔炭)。
天奈科技、璞泰来、元力股份本周均迎来强势上涨,截至11月22日收盘,其区间最高涨幅分别达21.78%、17.41%、12.13%。
以上为本栏目近期表现,受限于文章篇幅,若需了解更多优质研报涉及的其它上市公司投资逻辑,请点击进入本栏目详情页查阅,立即前往>>>
特别提示:本栏目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