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OpenAI公布邮件和聊天记录反击马斯克,称马斯克早就想将OpenAI转为盈利性公司; ②马斯克因未获OpenAI多数股权和控制权而离开,后要求法院阻止OpenAI完全盈利化。
《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记者 郑炳巽)原创新药企业微芯生物(688321.SH)又要融资了!
20日晚间,微芯生物发布2024年度定增预案,计划募资9.6亿元,这是继其2019年IPO募资及2021年发行可转债再融资之后,再一次进行募资。
根据定增预案,微芯生物计划将募资的7.1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剩余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补流占比达到26.04%。
在此之前,微芯生物IPO计划募集的8.04亿元中,有1.6亿元用于补流,占比将近20%。而在发行可转债时,计划募集的5亿元中,也有1.2亿元用于补流,补流占比达24%。
微芯生物的确需要为现金流多作准备。在微芯生物登陆科创板的2019年,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有3.36亿元,在可转债发行方案注册生效的2022年,期末账上现金达到4.15亿元新高。但是,到2023年年底,微芯生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便快速消耗至2.67亿元,截至2024年9月底,进一步消耗至1.93亿元。
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在于微芯生物是一家biotech企业,并且还是一家以研发原创新药为主要方向的biotech企业。这决定了微芯生物需要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高额费用。
2021-2023年,微芯生物分别实现营收4.30亿元、5.30亿元、5.24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2.34亿元、2.88亿元、4.0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4.44%、54.33%和77.30%,3年研发费用合计9.2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微芯生物实现营收4.81亿元,研发投入为2.46亿元,占比亦超过51%。
资料显示,微芯生物已经开发出全球首创(First-in-class)且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原创新药,已有2个产品的5个适应症获批上市,产品分别为西达本胺与西格列他钠。
在内地,西达本胺分别于2014年12月、2019年11月、2024年4月获批用于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以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三项适应症。
西格列他钠获批时间晚于西达本胺,别于2021年10月和2024年7月获批用于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和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两项适应症。
西达本胺与西格列他钠分别在2021-2023年为微芯生物带来3.91亿元、4.83亿元、5.09亿元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为90.75%、91.07%、97.16%。
2017年,西达本胺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按照385元/片的标准下调统一零售价。2021年,西达本胺续约进入医保目录,价格下调至343元/片。2023年,西达本胺再一次通过续约,但单价也进一步下调至322.42元/片。
不过,价格虽然持续下降,但西达本胺的毛利率并未受到影响,2021-2023年分别为95.24%、96.82%、96.09%。
相比之下,西格列他钠的赚钱能力明显逊色于西达本胺。2023年1月,西格列他钠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按照2.92元/片的支付标准下调零售价,当年的销售毛利率为15.44%。
微芯生物在20日也披露了前次募资使用情况,其中透露了西格列他钠片在2023年被纳入医保目录时的降价幅度为68.15%,此举也导致产品收入利润未达预期。
目前来看,微芯生物凭借2款获批产品的销售收入,显然无法支撑其庞大的经营支出。为了丰富产品线,微芯生物目前还有至少17个适应症的研发管线正在推进,其中部分管线进入临床III期。同时,微芯生物还有超过10个处于临床前的小分子产品。
此次定增,微芯生物计划开展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将主要围绕西达本胺与西格列他钠的在研适应症开展,包括:西达本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三药联合治疗结直肠癌、西格列他钠单药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西达本胺联合PD-1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III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