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是否具有国际化潜力,正成为投资人考量创新药企业和项目的标准; ②NewCo模式成为创新药企出海路径的当红选择,在当前投融资环境下,该模式更为灵活。
财联社11月19日讯(记者 罗祎辰)近期,维生素价格止跌回升,厂商不断喊出高价,重新点燃市场热情。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与上轮涨价情况类似,本轮行情也由供应端引发,在海外维生素供应缺口消息刺激下,国内厂商大幅抬高报价,试图掀起一轮新行情,但考虑到终端需求平淡,临近年末,中游贸易商配合“捂盘惜售”的情绪不强,更倾向加快出货,导致实际成交价涨幅有限。
今日,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圣达生物(603079.SH)了解到,临近年末,个别维生素品种价格有所波动,但整体看行情比较稳定。据悉,圣达生物主营的叶酸产品近期领涨维生素板块,月内涨幅超20%,是近期为数不多的“量价齐升”维生素品种。
相比之下,维生素D3、维生素A等品种虽然报价水涨船高,但实际落地效果不佳,对厂商而言更难有显著行情。
近期,花园生物(300401.SZ)、浙江医药(600216.SH)等厂商大幅提升了部分维生素产品的出厂报价。其中,维生素D3报价最高喊出600元/公斤,维生素E报价亦涨至220元/公斤左右,但实际成交价与之相去甚远,分别仅为240元-270元/公斤、140元-150元/公斤,月内平均涨幅均在3%上下。
成交价远不及报价背后,是下游的需求疲软导致中游贸易商有不同的考量。与Q3配合厂商涨价“捂盘惜售”不同,临近年末,终端需求平淡,叠加回款压力,让贸易商更倾向于加快出货。
财联社记者从河南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和谐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Q4出货情况要好于Q3,对于缘由,其中一家公司人士表示与维生素的季节性有关。同时,该人士坦承,作为贸易商处境并不乐观,既面临上游频繁涨价的压力,也受制于下游需求端的疲软。
此外,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相比Q3,最后一个季度贸易商“捂盘惜售”的情绪明显减弱,加快出货成为共识,对成交回暖也有一定影响。
据悉,本轮行情由巴斯夫减产消息引发。“巴斯夫传出消息是明年上半年维生素A以及E的合计供应量可能不会超过200吨,远低于市场预期。”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维生素分析师邓鹏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是巴斯夫的供应缺口点燃了国内厂商的炒作热情,引发部分维生素报价大幅走高。尽管目前行情仍停留在厂商报价层面,但后续停产等措施也已经在路上。
据了解,经历三季度行业集中停产检修后,新和成(002001.SZ)突然传出计划从2025年1月20日开始对山东维生素E产线进行停产检修,持续时间3-4 周,此举让市场颇感意外,供应端进一步收缩让行情再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