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包括沃兰特、时的科技及御风未来等在内的“飞行汽车”占据了汽车展馆的“半壁江山”; ②在汽车智能电动化转型已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外资整车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集中展示了各自在中国本地化的研发力量,以及与中国汽车产业链公司深度合作的成果。
财联社11月5日讯(记者 刘科 汪斌)从布局氢能又回到煤矿收购,日前A股焦化巨头美锦能源(000723.SZ)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吸引了市场关注。近日,时逢“碳索世界•氢启未来”清洁能源产业论坛在杭州举行,财联社记者随车专访了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他眼中,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不冲突,收购3家煤矿的股权的目的是多维度的,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焦煤的自给率,更好的实现公司内循环,进一步降本增效,也可以为公司的氢能板块扩张和升级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锦能源计划收购的三家煤矿累计探明储量超过公司现有煤矿资源储量,对此,姚锦龙回应称,“锦源煤矿、正城煤业、正旺煤业所处煤炭行业,主要产品均为焦煤或炼焦配煤,焦煤属稀缺煤种,在多个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较高的市场价值、资源储备价值。但国内焦煤产量增长困难,供给弹性明显不足,开采难度加大,资源面临劣化趋势使得其稀缺性愈加凸显。”
近几年,美锦能源频频发力氢能赛道,但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煤炭业务。而受焦炭价格大跌拖累,今年美锦能源处于利润低谷。在姚锦龙看来,公司明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如果收购顺利的话,3家煤矿有望在明年完成资产注入。叠加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顺利投产,美锦氢能商用车也将在示范城市群政策最后一年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预计明年公司整体营收有望突破新高。”
针对氢能发展,姚锦龙认为目前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场景开发不足”,但美锦能源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氢能供应网络的目标不变,公司储备了100多座加气站资源,随时可以改建或加建加氢站。“目前氢能行业营收占比不到公司总营收的10%,未来这一数字达到40%只是时间问题,预计大概在5年以后。2025年到2030年之间,氢能应该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
谈收购:三个标的煤矿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超30亿利润
从运输起家,后来转战煤炭贸易、焦炭生产,美锦能源集团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焦化生产企业之一、全国最大的商品焦生产企业。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化产品、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等商品的生产销售,具备“煤-焦-气-化-氢”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资料显示,美锦能源目前拥有汾西太岳、东于煤业、锦富煤业、锦辉煤业四大煤矿,经核准产能630万吨/年,焦炭生产能力1095万吨/年,在产产能895万吨/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3.7亿元,同比下降3.15%,净亏损6.55亿,同比转亏,但亏损在逐季收窄。
10月9日,美锦能源公告,公司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美锦集团持有的临县锦源煤矿有限公司(下称“锦源煤矿”)51%股权、山西汾西正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正旺煤业”)49%股权、山西汾西正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正城煤业”)49%股权。这三家煤矿的主营业务均为煤炭的开采及销售,与美锦能源煤炭主业一致。
对于该笔交易,美锦能源表示,目的包括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借此扩大公司对稀缺焦煤资源的储备优势等。
姚锦龙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年初公司就有收购煤矿的想法,上半年开始探讨相关方案。锦源煤矿、正城煤业、正旺煤业主营业务为煤炭的开采及销售,处于上市公司“煤-焦-气 -化-氢”一体化产业链的上游,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具备显著协同效应。
“我们预计,这三处煤矿资产全部达产以后,能为上市公司每年贡献丰厚利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这3家煤矿将在明年完成注入。锦源煤矿的采矿证会在我们正式上报重组材料前重新获批;资产注入后,我们可能还会和正旺煤业、正城煤业的大股东进行协商和股权置换。我们希望这三家煤矿资产未来都能并表。” 姚锦龙进一步表示,“在新的监管形势下,我们要抓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机会,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
谈及公司亏损的原因,姚锦龙指出,煤矿利润没有预期的多,再加上焦炭市场不好,目前处于持平状态。而焦炭业务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大、折旧多,导致财务报表报表不是太好看。但随着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顺利投产的话,400万吨的产能达产后预计将带来80-100亿左右的营收。
谈氢能:整车是阶段性任务,2030年建成氢能供应网络的目标不变
谈到氢能行业布局,姚锦龙神采奕奕:“2017年,产业界还没人关注氢能的时候,我们就看好氢能的潜力。”
2017年,美锦能源正式“落子”氢能产业,通过控股佛山飞驰汽车拿到氢能产业“入场券”,比国内氢能爆发的元年(2022年)整整提前了5年。而受益于“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最全A股企业”的光环,美锦能源在2019年、2021年市值迎来高增长,两度达到800亿元市值规模。
七年过去,这位氢能行业“先行者”表现如何?姚锦龙向记者介绍,美锦能源的氢能产业体系由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组成,控股两个整车厂,参股碳纸、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燃料电池系统、氢气制取和供应、加氢站等几乎所有环节。在2023年年报中,美锦能源表示,“公司目前已基本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姚锦龙强调,目前美锦能源对氢能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氢能供应网络建设,即制氢、储运到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二是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佛山飞驰)作为切入点,打通氢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制造,降低系统成本,提升耐久性和效率,推动氢能利用趋于平价化;三是氢能关键材料的研发,目前部分材料依赖于进口,美锦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目前已经通过鸿基创能成功实现了膜电极的国产化,接下来将通过骊能新能源重点攻克气体扩散层的卡脖子问题。
8月29日,美景能源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氢能领域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团队,多个核心零部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膜电极市场占有率高达50%。整车板块,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及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计年产能1万台,目前已经累计向市场交付各类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近4000台,安全运行里程超过1.5亿公里,并向马来西亚和智利成功交付燃料电池整车。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飞驰汽车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同开发的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完成道路测试。
“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长,且不受温度影响,适合长途重载工况,也就是商用。业内普遍认为,氢能重卡将是国内燃料电池最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市场之一,未来氢燃料电池车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姚锦龙话锋一转,“但整车只是我们氢能板块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布局。未来1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或是美锦能源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再往后美锦能源将推进氢能进一步融入能源体系,实现在电力、化工、制造、交通、建筑、甚至居民生活等领域的深入融合。”
在姚锦龙看来,新型能源形式的从推广到普及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这里面涉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升级、应用场景的改造等工作。纯电动汽车从出现到规模化推广也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对照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轨迹,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产业链上各环节尚未出现巨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推广期,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在核心产业链和关键技术领域,也在逐步实现性能稳步提升和国产化替代,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生态体系化、系统化构建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谈痛点:行业已经开始“内卷”,将进一步开拓多元应用场景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全球氢能汽车的保有量只有6万多辆,但行业已经开始“内卷”。
按照姚锦龙的说法,目前佛山飞驰的氢能商用车本身是赚钱的,但由于出货量太小,导致固定成本摊销太大。与此同时,氢能商用车的价格每年都在逐步下降。他举例,现在一辆49吨的氢能牵引车售价普遍在110万-120万元,价格大概只有四年前的一半。按这个趋势,三年后,氢能重卡和电动重卡的价格基本可以持平。
据公开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预计,2030年前后氢能燃料电池轿车将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前提是,氢源成本降至30元/公斤以下时才能与油车竞争。姚锦龙表示,美锦能源工业副产氢提纯的灰氢成本在10元/公斤左右,绿电制绿氢成本在20元/公斤左右。综合考虑氢气运输成本、加氢站运营成本和氢气价格补贴,当前氢气枪口价一般控制在 30-35元/公斤。未来随着氢能规模化应用,氢气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
目前美锦能源控股佛山飞驰和青岛美锦两家整车厂。其中,佛山飞驰在2021-2023年氢燃料电池重卡销量全行业排名第一,2021-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全行业排名第二。“根据交强险数据,2024年1-9月氢燃料电池车累计上险量,青岛美锦位居行业第三,市场占有率8%,佛山飞驰市场占有率5%,两者合计位居行业第一。” 姚锦龙说。
姚锦龙认为,从技术研发角度看,目前中国氢能产业链基本可以实现国产化,安全性没有任何问题;从市场应用角度看,最大的痛点在于使用场景开发不足。综合作用下,导致目前国内氢能行业“车贵站少”。基于此,未来美锦能源将会进一步开拓多元应用场景,综合布局氢燃料电池相关赛道,提高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优势。
姚锦龙提到,目前氢能领域的很多关键材料都有着广泛应用,比如美锦能源与张久俊院士正在合作研发的气体扩散层项目,在化工、环保、军工领域均有其应用场景,该项技术目前国外仍然占主导,成为限制燃料电池发展的“卡脖子”环节。随着这项关键材料的研发突破,有望全面实现自主化生产,并进一步将这些技术优势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以实现对国外产品的全面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美锦能源投资的国鸿氢能(09663.HK)在去年12月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的“氢能第二股”。公开资料显示,国鸿氢能以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分布式发电、制氢装备为核心产品。按照2022年出货量及销售量计,其已成为全国最大氢燃料电池电堆制造商、第二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
此外,美锦能源以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下称“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为起点,布局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鸿基创能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创办。据姚锦龙介绍,膜电极类似于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机,占氢能车整车成本的50%左右。目前鸿基创能的市场占有率约50%,预计明年准备申报科创板上市。
部分采访实录
财联社:收购锦源煤矿、正城煤业、正旺煤业三家煤矿部分股权,在美锦能源的产业链布局中,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姚锦龙:从国家政策来讲,近年来,国务院、中国证监会、交易所等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从公司层面来讲,本次交易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的重要措施,本次交易将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独立性,并进一步推进美锦集团煤炭业务板块的整合,维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从监管形势来讲,在新的监管形势下,我们要抓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机会,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从而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
财联社:氢能发展目前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和痛点?
姚锦龙:目前氢能产业发展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目前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国不缺氢气,副产氢在各行各业都有,但燃料电池可用的高纯氢开发不足,另外,中国公路网四通八达,要形成足够密度的补能网络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氢站数量还无法完全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所有运营场景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是氢能产业政策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氢站的建设审批流程缺乏明确指导,为企业在氢能项目推进中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现有的氢能产业扶持和奖励政策与实际应用场景之间存在错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氢能产业的快速成长。
财联社:目前电动车价格战是热议话题,氢燃料汽车日后会不会也陷入打价格战的局面?
姚锦龙:价格竞争是一个行业充分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现象。在合理范围内,价格战对消费者、行业技术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格局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价格战导致的销售价格降低 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并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和选择范围,从而促进了电动车的普及和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其次,对于行业技术发展而言,价格战可能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最后,价格战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过程,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企业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价格战也倒逼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产品迭代、规模化和国产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已经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