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 12月13日讯,今日新消费日报的主要内容有:霸王茶姬新CFO来自麦当劳中国;东鹏饮料拟与子公司合资设立印度尼西亚公司;小米汽车或将出海加速。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0月30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自泡泡玛特三季报披露后,强势的海外业绩增长令不少投资机构发布增持、看好观点,同时公司股价也来到近年来新高。然而从三季报披露后第二日,港交所权益数据披露了泡泡玛特核心高管集体减持通知。
具体而言,王宁旗下GWF Holding通过信托UBS Trustees (B.V.I.) Ltd.以每股71.98港元的价格减持泡泡玛特1085万股,合计涉资约7.81亿港元。同时,王宁持股40.96%,杨涛、刘冉、司德等公司高管共同合资成立的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也减持1085万股,完成套现约7.81亿港元。
港股发布的集中减持情况
根据最终受益人计算,通过上述两家公司,王宁完成2170万股的减持,涉及资金约15.6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32亿元)。
一轮密集减持结束后,王宁个人在泡泡玛的持股比例从50.34%下降至48.73%,不过结合其他基金、子公司股份,其仍然是公司的绝对实控人。
泡泡玛特其他核心高管除了通过Pop Mart Hehuo减持套现外,公司首席运营官司德也单独减持210万股,完成套现1.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作为本次出海业务增长的头号“功臣”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也披露减持12.5万股,完成套现899.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825.41万元)。
综合计算显示,本轮三季报大涨后,泡泡玛特高管联合减持规模为2392.5万股,套现金额约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59亿元)。
这一轮的减持行为迅速打击了泡泡玛特上涨的股价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在股票社区发表不满。10月24日,泡泡玛特港股股价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报收76.619港元/股。在高管完成减持后,公司股价迅速出现大跌,一度创下公司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并连续震荡。
截至10月30日发稿,泡泡玛特公司股价已较最高点下跌5.68%,最新股价报收71.7港元/股,低于公司股东集体减持时报价。
而王宁上一轮个人减持还是在2021年11月。彼时泡泡玛特增长前景和业绩表现遭遇质疑,公司股价从最高点(105港元/股)首次跌至腰斩(56.782港元/股)后,王宁在阶段高点减持1304.2万股,套现金额7.4亿港元。2022年公司股价跌至低谷时,王宁、杨涛夫妇曾密集增持部分股份,但均未及此前减持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本次高点集中减持,今年年内泡泡玛特其他高管也有减持行为。黑蚁资本投资人同时也是泡泡玛特早期投资人、公司现任非执行董事何愚曾在今年4月公司完成首轮大涨后,以平均32.32港元/股卖出了208.83万股,套现6749.39万港元。
同样作为非执行董事、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人的屠铮则分别在今年5月、10月完成了两次减持,累计减持规模为2100万股,完成套现8.56亿港元,为泡泡玛特年内第二大减持动作。
屠铮在今年5月、10月减持情况
不过从今年泡泡玛特股票走势来看,高管的减持整体上对公司的股价表现影响有限。
2024年初至今,泡泡玛特港股股价已累计上涨249.9%。现阶段支撑泡泡玛特股价大涨的原因是,其海外业绩在年内的超预期高速增长。随着四季度海外消费旺季到来,多家投资机构均为泡泡玛特打出增持评级。
国盛证券研报表示,泡泡玛特境内业务方面,通过积极推进IP及产品品类多元化,进行渠道差异化定位及精细化运营,拉动了内地各渠道收入增长。公司出海业务现已进入以DTC模式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公司通过直面消费者来强化品牌与IP影响力。境外线下业务方面,公司三季度新开设多家海外门店,法国、荷兰、意大利多地首店结合当地特色、IP获得了消费者的欢迎。
而海通国际证券研报也认为,泡泡玛特海外业务亚洲表现强劲,欧美扩张提速。目前公司海外门店主要分布在东亚港澳台和日韩地区,但东南亚和欧美区域扩张在逐渐提速。公司计划在2H新开30-40间门店,远超1H的12间,并重点布局北美和东南亚市场。随着泡泡玛特IP运营深度和广度持续增强,公司国内、国外业务均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