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计划未来几年裁减汽车部门5500个工作岗位,其中德国裁减3800个岗位; ②博世是全球最大汽车供应商,此次裁员计划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痛苦蔓延的最新迹象,此前大陆集团和采埃孚等公司也因需求放缓而裁员。
《科创板日报》10月29日讯(记者 张洋洋)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快速发展,市场中涌现出了不同结构形态、不同技术方向、不同功能水平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为统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语言,规范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的发展路径,奠定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研发生产应用的基础,需要定义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术语,并对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进行分类分级。
10月28日下午,在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创新论坛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联合智元机器人等行业机构,发布了包含《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在内的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据国地中心方面介绍,《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定义了人形机器人通用、结构、智能相关的术语名词,从结构外观、移动方式、智能模型等方面进行指导分类,按照具身智能、下肢运动、上肢作业、应用环境等作为分级要素,将人形机器人划分为L1-L4四个技术等级。该标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
《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级分级指南》则是规定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智能化等级划分依据,采用系统功能性、自主性、泛化性的分级原则,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自主等核心能力作为分级要素,将智能化等级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划分为G1-G5五个阶段。该标准适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
在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处处长潘焱表示,为深化人形机器人发展,上海将重点推动两方面工作。一是打造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建设多地联动的物理训练场,构建软硬协同的虚拟训练场,融合真机和仿真数据,年底完成场地建设,支持超100台异构机器人采集训练。
二是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以浦东作为产业核心承载区,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上楼等相关政策,组织传统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转型,引进外地创新企业在沪落地,构建上下游协同、企业融通的产业生态。
“全国首发两个相关标准,规范了人形机器人的分类分级以及具身智能的智能化分级,有助于行业统一标准、明确方向,加快技术落地与推广。”潘焱表示。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人形机器人发展目前制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智能驾驶发展得比较快是因为很多汽车在路上行驶,有很多真实、高质量的数据。人形机器人未来也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而且人形机器人的难度更大,对数据的要求更高。”
也正因此,据许彬介绍,后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将在国地中心落地建设,年底前基础条件将建设完成,届时将有100台人形机器人进场训练。
当天会上,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共建具身智能语料数据生态》倡议,并签订具身智能语料运营合作意向书。
参与企业之一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按照当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标准,从低到高一共有G1-G5五个级别,行业现阶段还处在G2-G3的过渡期。
“在标准的指引下,业界能更好地凝聚各个企业、科研单位的力量,更加坚定地支持机器人从业企业走数据驱动的发展路线,只有真正打通海量的机器人数据,才能用大量数据来驱动大模型的发展,实现更高阶的智能。”姚卯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