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1月14日上午,民生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于12月19日暂停直销银行如意宝业务“实时转出”服务; ②近期还有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也对零钱类理财的快速赎回服务进行了调整。不过,有的动作属于临时性的。
财联社10月21日讯(记者 高萍)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政策出台后,多家银行火速落地。截至目前,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今日宣布落地首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其中,有大行表示已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资金流动性,资金或将有序逐步进入资本市场,有助于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首批多家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落地
自10月18日,央行公告宣布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以来,商业银行火速落地。
具体来看,近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兆易创新成功办理1亿元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该笔贷款为《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发布后,首批公告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之一。据了解,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政策出台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研究制定增持回购专项贷款服务落地方案。同时,围绕北京市重点上市公司,开展营销工作,对接客户融资需求。
同样,中国银行今日表示,火速研究制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管理要求,快速支持首发项目落地,于10月19日与中国石化、中远海能、中远海控、中远海特、中远海发和东芯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签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协议承诺;10月20日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的首批23个上市公司合作落地公告中,中国银行支持项目数占7个。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向32家上市公司明确贷款承诺,涵盖集成电路、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
另外,财联社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与广电计量、玲珑轮胎、力诺特玻等上市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资金用途涵盖股票回购和增持,企业性质涵盖国企、民企,利率不高于2.25%,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了低成本的增量资金支持。
股份行中,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在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招商银行即召开内部研讨并向全行下发业务指引,一周内触达超900亿增持回购融资需求,在相关监管机构发布业务通知后,实现第一批客户放款。在第一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客户中,既有上市公司回购贷款,也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贷款,既有央国企客户,也有优质民营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轮船(601872.SH)等。
另外,财联社记者获悉,10月20日,中信银行与牧原股份、迈为股份、嘉化能源达成合作,成功落地市场首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
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严防不符合条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设立的专项支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政策工具。央行通过发放低息再贷款,定向降低银行端资金成本,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优质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助力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提振市场信心。
据了解,再贷款工具涉及股票增持回购、银行发放贷款、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等多个环节。央行公告强调,21家金融机构贷款资金要专项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确保“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具体来说,申请贷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应当开立单独的专用证券账户;金融机构要分别开立银行贷款专项账户和与前述专用证券账户对应的资金账户,监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做到转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
中国银行表示,将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同时认真落实监管政策和要求,严守风险合规底线,严防不符合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政策条件的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通过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合规开展,助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也表示,将持续做好后续的贷款投放工作,强化贷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积极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沟通合作,了解其融资需求和回购增持计划,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海通国际分析师周琦认为,监管要求21家金融机构严格管理贷款资金,多种具体措施确保“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如果出现违规将面临一定后果,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采取收回再贷款资金、取消参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格等处理措施。不同监管方拥有信息沟通联动机制,上市公司将会按流程履行披露义务逐步进行。预计近期用于回购的贷款可能多于用于增持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