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研发投入增加,同时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因此,预计公司2024年度为净亏损,呈减亏趋势; ②该公司泰它西普国内的IgAN三期临床试验入组已结束,预计2025年上半年有数据读出。
《科创板日报》10月19日讯(记者高梦阳 实习记者 李佳怡)咖啡行业进入竞争白热化,昔日咖啡第二连锁”太平洋咖啡”被曝大量关闭门店。
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历经一年时间,太平洋咖啡全国门店数量减少百余家。尤其在近期,已经由去年8月的309家锐减至203家(含港澳台地区),其中香港门店有104家,内地门店仅存98家。而在去年年底,太平洋咖啡还拥有 288 家。今年以来,太平洋咖啡只开出了 10 家新店。
目前,太平洋咖啡在多个城市仅剩1家门店,部分门店系机场店。在广东、香港等传统优势区域的门店数也在不断缩减。
近日,记者走访获悉,10月30日前,太平洋咖啡将关闭上海门店,内地其他城市门店也在逐步关店停业。
对于闭店传闻,太平洋咖啡方面对外回应,目前确实有部分门店关闭,是出于战略上的主动选择,后续仍会继续经营剩下门店,无论内地还是香港。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30元价格带以内的咖啡,包括星巴克在内还有很多选择。在他看来,太平洋咖啡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策略已落后于市场。
内地门店逐步关闭?
日前,记者来到上海前滩时代广场的太平洋咖啡门店,该门店位于广场地下负一层,为前后两个商场及办公大楼的相汇处,门店面积约30平方,有两位员工。根据门店张贴的公告,该门店由于“公司调整”将于10月30日正式闭店。
在记者走访的1个小时内,现场点单的顾客极少。据店员透露,由于门店将要关闭,店内现存材料不足,不少饮品已经做不了了。
另一家位于上海东方汇经办公大楼2层的太平洋咖啡,同样贴出公告,表示由于“公司调整”将于10月底正式闭店。
面对记者询问门店经营情况,店员表示现在生意比疫情时期还要差,库迪、瑞幸等低价咖啡崛起,加之私人咖啡馆与便利店咖啡的不断推出,太平洋咖啡已难有优势。
目前,太平洋咖啡内地市场门店正在逐步关闭,其香港门店数量仍旧占据总门店的一半以上。记者在走访上海太平洋咖啡时,店员透露,太平洋咖啡将关闭内地所有门店,仅保存香港市场。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市场的发展势头显然更好。面对香港的高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内地市场以高性价为优势的库迪等咖啡品牌在香港却难以延续其低价策略。
此外,相比于在内地市场品牌知名度较低的境况,太平洋咖啡上世纪90年代便以香港为锚点开始规划其发展之路,至今在港仍市场占有率排列第二,仅次于星巴克。无论是品牌力亦是性价比,香港市场仍然是太平洋咖啡发展的重点板块。
而记者以加盟意愿者身份致电太平洋咖啡官网电话,当被问及太平洋咖啡的内地门店陆续关闭一事,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为公司内部战略调整,具体其并不清楚,但内地仍可继续加盟门店。
曾经的咖啡界“老二”怎么了
太平洋咖啡于1992年在香港创立,定位为高端商务咖啡。2010年7月华润创业以3.27亿港元作价收购太平洋咖啡80%的股权,并于2013年完成对整个太平洋咖啡的收购,太平洋咖啡也因此成为华润旗下唯一的咖啡连锁品牌。
2011年太平洋咖啡进入内地市场,当时该品牌已是香港第二大的咖啡连锁企业,仅次于星巴克。进入内地后分别与银行、医院等合作,首次推出咖啡银行、医院咖啡店等新型业态。在2016年前后太平洋咖啡取代Costa成为内地咖啡行业的“老二”,同样仅次于星巴克。
但随着瑞幸、库迪等物美价廉的“咖啡新势力”的崛起,太平洋咖啡的市场份额也开始走向萎缩。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底太平洋咖啡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5%,仍然占据第二名位置。而到了2020年,其市场占有率仅为1.7%,排到了星巴克(36.4%)、瑞幸(6.8%)、Costa(2.3%)之后。
据瑞幸最新财报,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期间,瑞幸一年内净增了近一万家门店;星巴克财报同样显示,今年二、三季度共新增331家门店。反观太平洋咖啡,全国门店数量已由2020年的443家锐减至现今的203家。
太平洋咖啡自此也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主要由于其品牌调性难以支撑起价格定位。太平洋咖啡将消费群体锁定为商务人士,单杯售价在30元左右,门店主要设置在办公楼与大型商场、机场周边。
但在这样的消费场景里,消费者有着星巴克、代数家、Mstand以及众多的精品咖啡馆。价格定位于9.9元、8.8元的瑞幸、库迪等新势力,不但抢占商务场景,又不断推进新品迭代。现阶段的太平洋在这两方面的优势显然都不够突出。
实际上,太平洋咖啡也曾做过转型尝试。2018年察觉到消费市场上“茶咖”热潮的到来,力推“太茶”这一新产品线,当年11月太茶在上海新业坊开出国内首家独立门店,提供完整“太茶”系列,以及怪咖系列和小食甜点等;12月,太平洋咖啡又在深圳湾万象城推出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转型动作频频。
但无论是太茶还是BREW BAR,都没能助力太平洋咖啡成功转型。市场上甚至一度传出华润创业有意出售太平洋咖啡一事。
2023 年 8 月,有传闻称,新茶饮品牌柠季计划收购太平洋咖啡,预计交易金额为 3 亿 -5 亿元。柠季创始人也曾在朋友圈回应," 确实有收购计划,品类会集中在连锁线下门店饮品类,规模不限。至于收购对象最终是不是太平洋咖啡,一切随缘。"
彼时,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香港及海外)董事及副总经理叶文斌就表示,太平洋咖啡是香港第二大连锁店咖啡店,公司业务无危机,运作正常,会继续开新分店,强调对香港前景有信心,华润是“强大的后盾”。
“太平洋咖啡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的品牌调性支撑不起价格定位。”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30元价格带以内的咖啡,包括星巴克在内消费者还有很多选择。在朱丹蓬看来,太平洋咖啡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策略已经落后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