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媒体11月25日报道称,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MagicLab正在开发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目前正在某家电工厂内测试流水线作业能力。 ②上海证券刘阳东分析指出,近期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提速,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科创板日报》10月18日讯(编辑 宋子乔) 日前,开普勒机器人(以下简称“开普勒”)自主研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正式发布。先行者K2身高175CM,重83KG;四肢主体结构均采用一体化设计;全身52个自由度,单手11个自由度,单手负载能力达15公斤,每个指尖配备96个触点的柔性传感器;使用2.33KWh大容量电池,保证8小时不间断续航;每秒可达运算量为100TOPS。
据介绍,通过基于云端大模型的大脑+具身小脑的组合,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的技能训练,K2基本实现了自主完成特定场景工作任务的能力,具身智能训练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在发布的同时,开普勒已经启动K2人形机器人在客户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测试,应用场景包括物料搬运、样品处理、巡逻巡检、冲压收料、质量检测等。
该公司CEO胡德波表示:“开普勒在早期就启动与战略级客户的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商业化落地路线,与产业链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先行者K2是开普勒旗下的5.0代机器人。2023年8月,开普勒在上海成立;2023年11月,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首款人形机器人K1面世;2024年4月,该公司宣布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开普勒采用自研算法,并自研灵巧手(共12个自由度)、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和旋转型执行器。其先行者系列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个型号,分别适用于教育科研、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搬运、复杂环境巡检、应急救援、户外安全作业以及危险环境检测、安全隐患排查等高危环境作业。
机器人产业进展不断
目前,特斯拉、亚马逊等机器人厂商持续推进。其中特斯拉在上周的发布会中推出升级版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列队在人群中穿梭并上台舞蹈,长时间与观众互动。
面对机器人被远程控制的质疑,当地时间10月17日,特斯拉Optimus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段90秒的视频,名为“自我导航”(Navigating by myself),视频展示了Optimus在工厂内部穿梭,走到充电桩自行充电,搬运一框电池以及爬楼梯的过程。
中信证券10月18日研报表示,特斯拉在X平台官方账号上放出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可以视觉自主避障、建图、搬运零件,自主地与人类交互,根据人类需求递物品。相比于“We,Robot”活动上的表现,本次视频中的内容是对于当前Optimus自主能力的更好展示,机器人初步具备工厂中的可应用性。该机构认为明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Optimus机器人逐步在工厂中部署。建议关注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标的。
上文所述的开普勒之外,国内已初步涌现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一批人形机器人初创厂商,多款产品亮相并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
优必选科技:推出了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其中Walker X是全球首个能够量产交付的人形机器人;
小米:推出了CyberOne人形机器人,全身有21个自由度,髋关节电机峰值扭矩300Nm,能够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主要定位于服务型机器人;。
达闼科技:推出了Ginger系列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迎宾导览、商业促销、节目表演、养老陪护等领域;
傅利叶智能:推出了GR-1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发的一体化执行器,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300NM,计划在未来1-2年量产交付;
智元机器人:推出了远征A1人形机器人,搭载Power Flow关节电机,峰值扭矩超过350NM,计划在2024年商业化落地,先应用于3C制造、汽车制造,并逐步走向家庭;
宇树科技:推出了H1人形机器人,搭载M107关节电机,膝关节峰值扭矩360Nm,是国内首台能跑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领先;
科大讯飞:结合认知大模型和运动智能,推出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指令自动拆解任务并执行相关操作;
小鹏汽车:推出了PX5人形机器人,拥有高负载机械臂和11自由度灵巧手,计划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
追觅科技:推出了通用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的伺服电机,配备深度相机,能够完成室内三维环境的建模,实现自主避障。
东吴证券表示,2025年可能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汽车工厂可能是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一方面系汽车工厂同时具备规模大和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赋予人形机器人实训的条件,车厂实训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触类旁通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具有共通性,车厂和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深度合作可以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
该机构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量产仍需解决降本问题,国产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导入能够帮助解决量产成本高的问题,建议重点关注丝杠、减速器和传感器等投资主线。
万联证券表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提升,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的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和已经或有望进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