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把握发展耐心资本的战略主动
①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的支持政策,保持境内外上市渠道畅通,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和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形成多渠道退出机制;
                ②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鼓励央企国企利用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是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和深度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国家竞争优势,有必要进一步把握战略主动,以发展耐心资本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耐心资本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同时也须稳妥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坚定战略自信、把握战略主动,鼓励和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以长期主义视角把握和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耐心资本契合上述战略导向和投资理念,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建设金融强国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

一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是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足够多的耐心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和股本,从而在各行业、各领域创设大量的微观企业主体,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耐心资本满足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对于我国来说,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发展耐心资本的重要条件,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期限管理,可以较好地实现“借短贷长”。

二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存在技术突破难度大、产业培育周期长等特征,需要耐心资本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具体看,在科技创新和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耐心资本将在资金层面为科研团队保驾护航并创造更大的试错空间,使其坐得住“冷板凳”。而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过程中,耐心资本也将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实现创新性配置,协同支持创新技术实现工程化与产业化发展。

三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本密集和沉没成本高等特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和产生收益,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是主要资金来源。从资金需求看,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新基建发展不足和短板依然明显,具有很大的改造升级和投资空间。比如,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将形成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量需求;再如,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驱动形成大规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将成为增量投资需求的重要来源。从资金供给看,目前,开发性金融、中长期债券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也是耐心资本的重要实现形式,而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将成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发展耐心资本的关键所在。

四是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耐心资本以国家基本面和企业基本面为主要投资依据,主要看长远、看大势,而非短期波动,这种长期主义理念是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内在因素。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在国家间竞争过程中,耐心资本将选择具有长远增长潜力和持久竞争力的经济体,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锚定作用。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耐心资本较少因为资本市场波动快速交易,也较少以短期投机为目的频繁调整投资策略,这有助于缓解企业在资本市场波动时可能遇到的流动性紧张问题,增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市场的总体稳定。

以更强的历史主动、战略主动精神发展耐心资本

从深层次逻辑看,发展耐心资本要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一方面,发展耐心资本要充分考虑“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服务并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另一方面,发展耐心资本也要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现状特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式提高资本的耐心程度。

从“两个大局”看,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展望“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重要主线。发展耐心资本,要紧扣上述主题主线,以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加快构建有利于吸引各类资本长期投资中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也要支持我国资本以战略投资视角“走出去”,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强化国家战略导向,推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用好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的特色优势,突出功能性,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所需的耐心资本。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自己的事,以中国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层面引领塑造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强化外商投资中国、携手中国的战略性选择。

从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规模庞大,但存在“资金配置不均衡,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综合考虑战略导向和现状问题,下一步发展耐心资本要科学把握两个要点:一是科学把握短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关系。理论上前者提供流动性,后者实现功能性,二者缺一不可,发展耐心资本不意味着不要短期资本,也不意味着要将所有的资本都变成耐心资本。二是科学把握耐心资本的分布情况和关键任务。一方面,目前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大量的耐心资本,主要任务是防止消耗实业资本的耐心,这主要取决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方面的耐心资本相对不足,主要任务是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加快建立与耐心资本发展相适应的配套体系

发展耐心资本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让经营主体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能够怀着创业、创新的信心而大胆试错,也要用好各类政策资源和工具,引领带动各类资本强化长期主义理念、共同投资中国的信心和耐心。

一是进一步提高规则一致性、政策统一性和执行协同性,坚定各类资本对我国发展大势的战略信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关键是以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规则、政策和执行体系,着力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要进一步释放改革和开放红利,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持续拓展我国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市场边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标准,以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为重点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统一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促进公平公正执法。

二是“募投管退”全链条发力,形成耐心资本的高水平供求循环。募资端,要发挥好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优势,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同时也要持续扩大开放,吸引国际资本加大战略投资中国的力度。投资端,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好金融机构专业优势,优化贷款期限结构,持续提高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加快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一批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优质项目。管理端,加快培育壮大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积极培养能够抓住重大战略发展机遇、透视经济周期波动迷雾的专业人才,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退出端,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的支持政策,保持境内外上市渠道畅通,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和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形成多渠道退出机制。

三是用好政策性工具和资源,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做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作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创设更多政策性的长期投融资工具。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的关系,聚焦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本等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鼓励央企国企利用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完善税收制度,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税收政策。

(作者黄卫挺,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国企改革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