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学习时报:必须牢牢抓住并用好改革“窗口期”
未来一段时期,既是转型攻关、破局突围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谋取胜势、蹚出新路的战略机遇期,抓牢用好改革“窗口期”至关重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当前,距离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仅有5年时间,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也仅有11年时间。未来一段时期,既是转型攻关、破局突围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谋取胜势、蹚出新路的战略机遇期,抓牢用好改革“窗口期”至关重要。

所谓“窗口期”,是不同于惯常状态的特殊时期。改革“窗口期”是进行改革的最佳时机或关键时期。“窗口期”往往风险与机遇相伴,利用得当,“窗口期”可以转化为推进发展的机遇期;用之不当,可能抬高改革成本,积压社会矛盾甚至形成安全隐患。可以说,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错过了改革“窗口期”,以后再改成本会更大、代价会更高,还会有更多后遗症。历史经验证明,在抓住改革“窗口期”果断出手,把握住改革的有利时机和条件,往往能事半功倍;倘若错过改革“窗口期”,很可能事倍功半,错失时代的风口,贻误发展的良机。

强化“窗口期”意识,提升稳预期、强信心的底气。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决定》明确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立场和方向,有效消除了各种杂音疑虑,凝聚了社会各方共识,充分营造了期盼改革、迎接改革、主动改革的社会氛围。尽管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发展有基础有支撑。抓住改革的“时间窗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在提振经济发展信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发力,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让各种所有制更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抢抓“窗口期”机遇,“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看准”是前提,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领悟力。“抓紧干”是关键,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抢抓善抓外需回暖带动出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新质生产力驱动制造业提质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释放开放红利等机遇,准确分析把握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所处的阶段,找准本地区在全局发展中的定位,发掘本地区在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关键信息,以先行先试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勇探创新“无人区”、敢涉改革“深水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发展主动权。

用好“窗口期”政策,不断提高推进和驾驭改革的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改革形势和不断高涨的改革期待,如何进一步做好“接棒改革”和增量改革,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有“率先抢先”的胆识,用好“窗口期”环境宽松、政策扶持多、社会包容度高的优势,行动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有“敢闯敢为”的担当,对于党中央支持的、老百姓呼吁的,哪怕困难再大也要去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种优势、动员各种力量,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有“创新创造”的魄力,改革者要主动出击,向改革要动力,用创新激活力。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和衔接,在更好推动改革落地见效上多想办法、多出实招。

改革的“窗口期”往往稍纵即逝,必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乘势而上书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章。

头条新闻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