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许之彦认为,创业板50指数有望受益政策红利; ②他解释,这波强势反弹,一是因为指数聚焦于科技成长属性的龙头企业;二是因为指数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聚焦于符合“三创四新”理念的企业; ③他指出,当前市场情绪有所改善,宽基ETF应成为关注重点。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闫军)震荡市之下,ETF持续吸金。9月13日,上交所发布《ETF投资交易白皮书》显示,今年以来,境内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ETF市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市场获资金持续净流入,上半年ETF市场持续净流入,资金规模达4617亿元、总成交额达14.7万亿元。
其中,沪市ETF净流入3528亿元、总成交额11.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千亿、交投活跃度再上台阶,稳居亚洲第一位。
新“国九条”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上交所表示,随着产品布局的不断丰富、配套机制持续优化,ETF已愈发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质工具,中长期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良性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
上述《白皮书》围绕着ETF市场发展情况、交投活跃度、交易机制等方面,对ETF整体流动性、各类产品交易特征、沪市ETF资金流向以及基金做市的四大“关键数据”进行了全面展示。
关键数据一:境内ETF成交额总达14.7万亿,23只ETF日均成交额超10亿
《白皮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境内ETF市场交投活跃度再上台阶,总成交额达14.7万亿元、非货ETF总成交额11.5万亿元,同比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沪市ETF整体成交金额11.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0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6%;非货ETF合计成交8.7万亿元,日均成交额741亿元,较去年增长24.3%。
ETF向来强者恒强,头部产品的流动性持续提升,从成交额分布来看,全市场日均成交额超10亿元的产品共计23只(沪市20只),其中宽基ETF 10只居各类型之首,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头部产品的成交额进一步提高,债券ETF、跨境ETF各5只。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的产品共计4只,短融ETF、政金债ETF的成交额均再创新高。
随着指数化投资理念愈发受到投资者认可,ETF产品凭借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普惠金融属性进一步发挥。截至2024年6月末,沪市ETF持有人共658万户(未穿透联接基金),较2020年底增长61%,其中沪市ETF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达1.3万亿元、占比超70%,持仓比例较2023年末增长7个百分点、持仓规模增长31.8%。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国九条”发布以来,ETF分红意愿显著提升。2024年上半年全市场共有24只ETF分红、总金额53.8亿元,其中沪市20只ETF分红、金额52.1亿元,以宽基ETF、红利主题ETF和债券ETF为主。同时引导建立稳定分红机制,推出首只季度强制分红型产品摩根中证A50ETF,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助力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关键数据二:宽基ETF年内规模增长49%达1.24万亿元
从各类产品的交易特征来看,各类型非货ETF的成交额均有所提升,而且均有特色,比如,股票ETF仍是成交额最高的类型,占比近四成;债券ETF的单只产品成交额最高,头部产品日均成交额近百亿元;跨境ETF成交额增长最快,成交占比从16%提升至19%。
先来看宽基,以国家队、险资为代表的中长资金的最爱。宽基ETF较2023年末规模增长49%达1.24万亿元,其中沪市9509亿元,获得中长期投资者的显著增持。
在上交所看来,中长线资金的参与不仅为ETF市场引入增量资金,也有效带动市场的流动性提升,宽基ETF区间日均成交额316亿元,其中沪市229亿元,较2023年增长41%,头部产品的日均成交额突破40亿元。
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2024年上半年净流入776亿元,根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数据,中央汇金对该产品大幅增持,总持仓占比接近六成;日均成交额超40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35%。
细分领域,央国企ETF、债券ETF、红利ETF以及科创ETF各有亮点。
截至2024年6月末,境内行业主题ETF总规模超5000亿元,其中沪市规模3415亿元、个人投资者持仓比例超六成,是各类ETF中个人持仓比例最高的类型。
从市场表现来看,央国企主题ETF、银行及能源相关行业主题ETF表现亮眼。央企共赢ETF、中国国企ETF、央企现代能源ETF等上半年收益率分别达到24.23%、24.18%、21.39%,在行业主题ETF排名居前。
债券ETF方面,2024年上半年债券ETF规模从801亿元增长至1099亿元,其中沪市债券ETF规模912亿元、占比超八成,相较于2023年末规模增长68%,百亿级产品数量从2023年末的1只增至4只;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的147亿元增至205亿元,短融ETF、政金债ETF日均成交额均超过60亿元。
红利ETF作为半年的“优等生”,成交额激增。2024年上半年,以红利ETF为代表的策略ETF获得投资者青睐,总规模超700亿元、机构持仓占比过半。其中,沪市红利主题ETF规模增幅超56%达567亿元,成交活跃度也显著提高,成交额增幅超120%。
保险资金持续增配红利类产品,红利低波ETF、红利ETF等头部产品的2024年二季度前十大持有人中均出现了保险机构的身影。
此外,科创ETF方面,机构投资者配置力度加大,2022年以来的合计净流入超1000亿元,成交活跃度也明显提升,日均成交额增长三倍。
关键数据三:非货ETF连续三年净流入
尽管自2021年下半年赛道股进入下行通道以来,整体市场赚钱效应不佳。但是本着“越跌越买”的特性,境内ETF获得资金持续流入。
2024年上半年,境内非货ETF整体获资金净流入4617亿元,已达到2023年全年净流入的八成。《白皮书》显示,近年来ETF持续获资金净流入,且净流入金额逐年增长,2021年以来的累计资金净流入已超1.5万亿元。
其中,各类非货ETF均为净流入,股票型ETF延续了2023年的趋势,净流入达3886亿元,占比达8成之多。债券ETF获净流入234亿元,已达到2023年全年水平;商品ETF的净流入速度增长最为显著,半年的净流入额已达到2023年全年的3.5倍,策略ETF的流入同样较快,净流入额达2023年的2倍。
关键数据四:沪市33家基金做市商近乎全覆盖全部ETF
沪市ETF做市商覆盖率、活跃度持续提高,《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上交所基金市场共33家做市商,配备做市商的ETF共557只,占沪市ETF产品数量的98%,较2023年末增加33只。做市商成交金额占全部做市产品总成交金额的29%,做市商活跃程度逐年提升,相较于2023年的成交金额占比同比增长约3%。
做市商数量最多的是中证1000ETF指数、沪深300ETF华夏,各配备23家做市商,共有10家做市商覆盖的沪市ETF产品数量超100只。
在做市业务的集中度上,共有10家做市商覆盖的沪市ETF产品数量超100只,分别为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东海证券、东方证券。前五位做市商的产品覆盖度为56%,前十位做市商的产品覆盖度为84%。
2024年上半年,做市商成交金额占全部做市产品总成交金额的29%,做市商活跃程度逐年提升,相较于2023年的成交金额占比同比增长约3%。从做市功能发挥来看:
一是做市机制有效提升产品的交易活跃度。2024上半年沪市ETF的日均换手率均值为9%,其中无做市商的为1.9%,有做市商的为9.2%,有做市商的日均换手率为无做市商的4.9倍,有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ETF换手率高于无做市商的ETF,因此做市机制可为投资者交易提供便利。
二是做市机制缩小了基金相对买卖价差,提升了定价效率。沪市ETF平均相对买卖价差为0.1013%,其中无做市商的平均相对买卖价差为0.144%,有做市商的平均相对买卖价差为0.1002%。做市商的参与缩小了基金相对买卖价差,提升了定价效率,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以更合理价格交易的机会。
三是做市机制有助于维护基金价格平稳,减少价格冲击成本。沪市ETF买入冲击成本为0.09%、卖出冲击成本为0.1%,其中无做市商的买入冲击成本为0.87%、卖出冲击成本为1.35%,有做市商的买入冲击成本为0.07%、卖出冲击成本为0.07%。
上交所表示,随着近年来指数化投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ETF有望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下一步,上交所将持续丰富ETF品种、优化ETF配套机制、培育ETF良好生态,推动基金市场高质量发展。